关灯 护眼 字体:

的创作经历

自己,让自己具备登天的条件,那就很必要了。

    不过,有时候依赖运气,还真的不如靠自己的实力。实力是自身的,而运气却仅是一时的。有了长时间的磨练,当我由新手摇身一变成为老手,这才蓦然发现自己在这两年里收获了很多,同样也是非常珍贵的成功基础。而到了这时,还是新手时的羡慕和抱怨亦随着两年时间烟消云散,这种滋味是能让人回味很久的。

    两年的时间来磨练自己,来获取经验,这个代价真是不小了,很难想象有多少作者坚持下来。而我幸运的坚持下来了,即便是在《抉择》那可悲的不足八十订阅时,都一样坚持住了。就犹如电影导演总是避免自己涉足不适合自己的题材一样,我选择了自己最擅长的电影题材,我想这是个明智的决定。

    速度永远都不是唯一,读者想要欣赏的不是文字垃圾。所以,作为作者,职业道德也不允许我们这样干。两个月写了一百万字,我想这样的速度是不赖了。可是,读者或许不知道这是多么的辛苦。每天早上七点起来写到晚上七点,这只是为了我跟读者的承诺,我承诺每天最少一万字,我想自己是做到了。

    每天十二个小时面对电脑屏幕,这有多痛苦,或许只有身为作者才能够有所共鸣。不过,我常想,这样写下去,估计起码得少活十年。起码,腰酸背痛,那是我的身上总在上演的事。

    值得吗?真的值得以这样大的代价来追求速度吗?速度真的适合每位作者吗?唯一可说的是,追求速度而忽略质量,那绝对不是读者想要的。如果《大亨》空有速度,而没有一定的质量,那肯定是没办法拿到那样的稿酬数字。至少,我总是在思考着和修改着。

    我想,我选择的是适合自己的路线,在速度之余力保质量,可这不见得适合每位作者。你能够想象金庸每个月写四五十万字的小说,而且不加以修改吗?若真是如此,那我发誓,那他绝对不会有今天的经典。

    让时间和经验来告诉自己,什么才是最适合自己的路线和方式。若是重来一次,那我绝不会再抱怨订阅低或者点击低等等,因为那是宝贵的经验累积。世上不总是只有天才才能够获得成功的,平凡人同样可以,只要你拥有了成功的条件。

    cutl小说也罢,商业小说也罢,总是需要作者来精确定位。正如《大亨传说》里所说的,文艺和商业之间的平衡是条危险钢丝,拍电影是如此,创作小说一样。在《大亨》里,我可以让萧然成为掌握文艺和商业平衡点的大师导演,可我却清楚在自己不够力之前,可以尝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