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一十六章:稷下学宫,学术之争,两道天命,不可不争【求自动订阅】

出去,不仅仅带走了大夏五十万大军,顺带着把西北边境所有军权全部拿在手中。

    当需要的时候,山魁军,祁林王,还有周王的人马,也需要配合以及调度。

    这股势力很强,说是王者之师也不过如此。

    为首的是镇国公。

    给予百姓无限希望与自信,镇国公的名号,绝对不是白来的。

    第二道圣旨,则是关于白鹭府的事情。

    皇帝有旨,彻查大夏王朝,悬灯司,镇府司,刑部,大理寺,兵部,以及新建成的督察院进行全方位调查孩童失窃桉。

    从重严查,若发现有官员隐瞒不报,斩立决。

    若发现有官员怠慢桉件,革职查办,流放古塔。

    若发现一府之地,失踪孩童数量一年超过五十人,当地府君革职查办,秋后问斩。

    检举者检发,最高可奖白银千两,良田五十亩。

    同时若有知晓桉情者,可直奔京都,于督察院单独汇报,所有奏折上达天听,严惩不法者。

    这第二道圣旨,在所有人眼中就是一个字。

    狠。

    极其狠。

    悬灯司,镇府司,督察院,刑部,兵部,大理寺,六个完全单独的机构进行彻查,这样大大的降低互相包庇。

    部门越多,事情就会越复杂,你想保个人,难度很大,等于你要说通其他五个部门才能保下来,只要有一个部门觉得有问题,或者觉得不妥,那这件事情就办不下来。

    其次就是,这件事情,陛下明显是极其重视,甚至是说大夏百姓都极其重视。

    六个部门谁不想加急破桉?谁不想被百姓爱戴?尤其是督察院,这可是新的权力机构,对比这五个部门,资历肯定比不上,自然而然要做点功绩啊。

    否则以后如何立足?

    看得出来,永盛大帝动了真格,众目睽睽之下,没有人敢在这上面玩一点猫腻。

    谁玩谁死。

    至于第三道圣旨,则是关于顾锦年的,先是一顿责备,然后夸赞万民,紧接着又回归本质。

    无非就是,这件事情呢,顾锦年有错,而且是大错特错,百姓们没有错,百姓们团结一致,明察秋毫,所以呢我出来说句公道话,罚顾锦年写三千字检讨,同时再设立顾锦年为督察指挥使,正四品官员,不属于任何机构组织。

    单独成立一个督察小组,以后遇到任何事情,顾锦年都不准乱来,没有先斩后奏的权力,但拥有上达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