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442 去问段真宜吧

“回帐中一趟,将那只从东罗带来的匣子取来。”

    郝浣应下,很快捧着那只匣子折返,跟随常岁宁来到魏叔易的马车前。

    长吉守在车旁,显然早已得了魏叔易交待,向常岁宁抱拳行礼后,便打起了厚重的车帘:“常娘子,请。”

    “有劳。”

    常岁宁上了马车,将那只匣子随手放下时,视线扫过车内布置,只觉很有魏叔易之风。

    简洁却不简单,自成风雅而非附庸风雅。

    车内相对寻常马车宽敞许多,以竹帘隔开内外,帘后应是下榻小憩之处,常岁宁在外间坐下,只见面前的小几上方摆放着的除了茶盘茶具,还有两册佛经。

    见此佛经,常岁宁再一抬眼,只见角落处赫然还摆着一只香炉。

    或是为了防止颠簸之下香炉翻倒,香炉下方三足不仅有底座固定,外面还覆罩着鎏金熏笼,可见是精细准备过的。

    常岁宁再看炉内香灰堆积,不免得出结论——魏叔易这厮,每日必是很用心的在烧香。

    不多时,车外传来了脚步声,及长吉的行礼声:“郎君,常娘子已在车内等候了。”

    魏叔易点头应了一声,犹豫了一下,抬一手先叩了叩车壁:“常刺史——”

    车内传出少女清亮随意的声音:“魏侍郎上自家马车,犯不着这般拘谨。”

    魏叔易笑道:“此乃礼节所在。”

    那声音便从善如流地道:“那,魏侍郎请上车。”

    魏叔易踏上马车后,只见青袍少女好整以暇地抱臂坐在车内,见他进来,微微笑着点头示意:“魏侍郎请坐。”

    魏叔易在她对面坐下后,也有模有样地笑着抬手施礼:“谢常刺史赐座。”

    气氛比魏叔易想象中要轻松得多。

    直到他嗅到车内香气,微转头看去,只见香炉中赫然插放着三支正燃着的青香。

    “我点的香。”常岁宁道。

    魏叔易下意识地看向她。

    听到车外长吉走远了些守着,常岁宁含笑道:“我自先熏一熏,驱一驱身上鬼气,也好叫魏侍郎安心一些。”

    魏叔易身形微僵,笑意勉强。

    很贴心的举动,也很自觉,却又颇给人以“无法无天”之感。

    “鬼”自点香……同当着他的面,踩烂他的香炉有何区别?

    而且,竟是直截了当地与他摊明身份了……

    她态度随意,简单明了,好似在聊闲天,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