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511 如此江都,何愁不兴

 “已经出伏,眼见要入秋了,不如送些布帛去,给善堂里的孩子做些衣裳。”蒋海边说,边琢磨着:“料子不必太好,省下来的银子多置办几匹布更实在,节使大人不喜欢底下的人做锦绣面子功夫,当是合算实用为上……”

    账房先生点头应着。

    蒋海又道:“再置办些笔墨纸砚,送去无二院……”

    无二院以考核的方式入学,不收取束脩,平日里的食宿笔墨等耗用则需要学子们自理。但因有些学子过于贫困,无法负担笔墨花销,经无二院了解情况之后,便会无偿向他们提供基本所需。

    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类学子与无二院之间的羁绊,便注定更加密切。

    一番商议罢,待账房先生离去后,蒋海让人将荔枝收好,放入冰窖中,自己则哼着小曲儿回了后院。

    虽说是花了银子,但蒋海的心情依旧很好,这份好心情背后的原因也很朴素——他赚到的,远比花出去的多得多。

    尤其是淮南道十三州商道互通之后,他的生意也彻底活了过来,再加上海外商贸的试行,如他这等大商户的获利几乎是明摆着的。

    如此有来有往,蒋海如今便不可能去心疼花出去的银子,他非但不心疼,且还觉得花得不够多,心里不安生。

    照他的经验来说,此等花销,不单要看分量轻重,更讲求个用心……得尽可能多地让节使大人看到他的心意才好啊。

    蒋海思量着,总觉得这心意还缺了份别出心裁,给善堂里的孩子制衣,给无二院送笔墨……这些他想得到,其它商号的人岂会想不到?

    收到荔枝的可不止他一个人。

    蒋海苦思冥想间,已回到居院内。

    天色将晚,见他过来,他的夫人推着他去妾室院中:“也不看看是什么日子,怎来了我这里……”

    什么日子?

    蒋海反应了一下,见自家夫人神态嗔怪,才反应过来。

    蒋海却站在原处没动,轻“嘶”了一声,忽而想到什么,拉着夫人进了内室:“夫人,我有一事想与你打听……”

    听罢丈夫打听之事,妇人愣住:“……你问这个作甚?”

    好端端地,怎突然向她打听【一条月事带耗钱几许】?!

    “你……你要做这门生意不成?”蒋海夫人磕巴起来:“……这东西多是府中女眷自行缝制,谁好意思大张旗鼓地去外头买!”

    “咱们自己的生意且忙不过来呢!”蒋海摆手否认,低声道:“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