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512 常节使又要赚钱了

有人试图借此事暗指淮南道节度使行事霸道,手段残虐,恐有藐视天威之嫌——

    但这些话刚冒头,不待褚太傅出手,便被宣安大长公主轻飘飘堵了回去:【韩国公体弱,自己支撑不住,怎能怪到常节使身上?】

    百官还不及反驳这不讲道理之言,又听那位大长公主反问:【还是说,诸位觉得谋逆之罪过轻,不足以施加严刑吗?】

    此言出,朝堂之上就此噤声。

    也有一部分人,认为李献如此死法大快人心。

    而这一部分人当中,好巧不巧地,就包括韩国公府的其他人——他们什么都没做,就被李献连累至此,若说对李献没有怨言自是不可能的。

    况且,对他们而言,李献死得越早,捅的篓子越小,他们的下场才能稍稍好过些。

    而李献的死法足够惨烈,世人的怒火得到宣泄,对他们韩国公府的迁怒自然也会再少一些。

    李献谋逆之事,无疑让天子龙颜大怒,遂褫夺其官职爵位,并收回了赐姓,改称罪人贺献,将其罪昭之于众。

    如此一番发落之后,宫中传出了天子怒极之下,郁结于心,就此病倒的消息。

    再隔数日,早朝之上,也并未出现女帝的身影,而是由太子李智暂时代理朝政,由中书省和门下省侍中在旁辅佐。

    殿内一度哗然。

    这自女帝登基之后,便从未有过的太子代政之举,迅速在各处掀起了阵阵暗涌。

    从表面看来,这似是李献谋逆之举,所间接造成的局面变动。

    而此刻的江都无二院中,郑潮提及罢李献之死,未有过多深言,只与元灏道:“无际,你是个难得通透的好孩子,往后更当着眼日后才是。”

    元灏垂首恭声道:“是,学生谨记。”

    郑潮这才向他问起此行向农户们“授课”之事。

    元灏自端午前,便离开了无二院,和一众农学馆中的学子前去准备夏收之事。

    此番夏收,收得乃是宿麦。所谓宿麦,即冬小麦。

    小麦自前朝传入关内,逐渐成为北方部分地区的主要农作物之一,但在南方却少有被大面积种植。

    因小麦的产量高于粟黍,大盛前面几位皇帝,为了鼓励推进小麦种植,曾有诸多举措,但因南北差异使然,效果并不理想。

    南边的许多士人,受“麦饭豆羹皆野人农夫之食耳”的影响,认为小麦乃粗糙之食。

    而前面那些推进小麦种植的官员也大多欠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