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636 恶鬼本相



    四下骤然一静,李隐蓦然抬眸。

    褚太傅目色如刀,一字字道:「为阻皇太女归境之途,为逼天子南归,便于行弑君之举——不惜勾结异邦作乱者,罪人李隐是也!」

    随着老人的声音坠地,周围爆发出更胜先前百倍的震动,如山轰然倾塌,如汪洋之水呼啸倒灌。

    弑君与否……此事诸人心中早有判断,只是大多数人选择缄默不言,一个几乎亡国的暮年女帝,已无能力掌控大局,江山需要新的明主……

    毒害储君,那储君本为女子……此事让他们大感震诧,且不论真假,但退一万步说,那已是多年旧事,逝者已矣,逝者救不了大盛江山,是否要因此而问罪新帝,是否要立即作出反应,于他们大多数人而言,仍是有待考量的事。

    但是,勾结吐蕃作乱……这却是无法可想的重罪了!

    一切内政之乱,尚可解释为心狠手辣的争权之术……但叛国通敌之举,绝无半分姑息余地!

    大盛需要的是救国的君主,君主怎能叛国?叛国者如何能为君主?!——这简直荒谬到无以复加!

    帝王之术固然从来不可能纯如纸白,但若这桩桩件件皆是真,已可谓是全无底线人性可言,偏偏这样的人又如此擅于伪装……实在叫人不寒而栗毛骨悚然!

    将江山交付到此等人手中,江山会是何等下场,他们又会是何等下场?!

    「太傅断定荣王通敌,可有证据否!」

    「桩桩件件罪名在此,人证物证在此……还请荣王殿下自辨!」

    四下质问声震耳,愤怒者无数,自危者亦无数。

    鲜血顺着石阶流淌一地,宫人内侍亦跪了一地,无人敢去贸然收敛玉屑的尸身。

    无数道惊骇震怒的视线落在李隐身上,这下,李录终于也能看到他的父王了。

    父王身边原本拥簇着的官员散退了十之八九,或因畏惧,或因质疑,或因不齿,或因胆寒。

    至此,大约所有人都能预料到太傅的结局了,正因此,那些将死之言便愈发可信了。

    褚太傅一生清名,历经数朝,在朝堂之上或曾有偏激之言,却从未有过半字谎言,身为文士已至暮年,再没什么比声名更加重要的,他们想不到能有什么人什么事可以令这个老人折下腰杆,赔上名节与性命,只为去污蔑一个能予他无上尊崇的新帝。

    加之李隐的伪装并非一直无懈可击,段士昂的存在与那段传言,便是在场之人心中的一根刺,此刻这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