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283、开着宝马就能变成富人

…”

    曾如雪感到脑袋有点迷糊,这和她的想法相差很大,和现实也格格不入。

    她继续认真辩解:“可是城市化大大方便了人民群众,如今人们生活在城里,和十年前相比感觉有天壤之别,几乎完全是两个时代。这又如何理解?我们总不能倒退回去吧?也没人愿意倒回去!”

    陈国斌摇头一笑:“小曾,如果你爸给你留下一百万,你是准备拿着这些钱好好享受十年,还是拿着去艰苦创业,等十年以后事业有成再可持续享受呢?城市化就是一种奢侈的享受!创业初期是不应该买宝马的,等到事业有成,才能轻松享受,那才自然而然。”

    “……”曾如雪顿时哑然,感觉眼前这位和主流唱反调的领导,真的很不一样。她有些明白了。

    陈国斌接着又翻开了那份报告,指着规划图认真阐述:“城市发展不能一味求大,那都只是表面的,好看不中用。一座城市的理想规模应和它可能的人口数量相匹配,人口密度应该足够大,这样既节约土地,又节约资本,集聚效应也更加可观得多。如果小区楼里的住户稀稀拉拉,那就是巨大的浪费,同时也很冷清,死气沉沉,第三产业不具备存在的基础。章家界城区还太小了,只应有一个商业中心,以目前的中心为基础认真去改造就好。形成一个中心需要长期的人气积累,人们习惯了它就会成为自然,人气会越来越旺,这是非常宝贵的传统。而按照地理位置主观定义更多的新的中心,只会白白分散原有中心的聚集能量,结果哪里都没人气,一片死气。缺乏人气,必然会削弱人们的消费**,这样的市场是没有多少生机的。要好好体会农村赶集模式的真谛,它之所以能够那么热闹,让人们趋之若骛,就是因为高度聚集了人气。反之,如果取消轮流赶集模式,每个点势必一片死气。在城里盲目增加商业中心,就相当于取消赶集模式。毫无疑问,商业越是集中,其能量就越大。除非城市特别大,一个中心的基本原则绝不可轻易违背,应该把这个中心不断做得更大更好,其效果远比在其它地方建新的中心要强得多……”

    望着曾如雪告别并消失在被从外面带关的门口,陈国斌双手抱在后脑勺上,陷入了沉思。

    虽然曾如雪还是有些困惑,但陈国斌已经很欣慰了,这也是他屡次设法改变别人观念的又一次小小成功。无论大局如何发展,在其位,总要尽量少走一点弯路,这样将来损失也会小一点。

    对于发展经济中的种种错误理论,陈国斌知道自己没有能力去改变大局,但他如今越发坦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