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7章 司马徽加入

施了一个大礼,郑重其事地对司马徽说:“水镜先生以为我是藐视书经礼教、重才不重德,先生误会了,在我心中,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我想在河北兴建多所学校,每所学校皆以孔孟之道为主业之一,同时兼教其他术业。”

    司马徽听了吕布这貌似肺腑之言,面目顿时爽朗开来:“‘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不想将军对孔圣儒道竟如此推崇,真让吾辈汗颜。”

    吕布见司马徽动容,便乘热打铁道:“我想请先生为冀州典学从事,负责冀州一切学政教化事宜,不知先生可愿屈尊?”

    司马徽现年还不到五十岁,还远未看清世情,功名利禄之心也没有十八年之后那么淡薄,见吕布的态度诚挚,便顺势应道:“固所愿也,不敢请耳。只是不知将军所设学校除了教授孔孟之道外,还教授何等术业?”

    吕布想了一下方道:“孔圣人曾教导我们要习得六艺,我所设立之学府以六艺为基础,再让学子精擅一门,或习兵法,或习治民,或习农艺,或习赋算,或习刑律,举凡等等。此等学校有两个原则,一则要让对那术业有兴趣且擅长者深入学习之,这便是孔圣人曾说过的‘因材施教’;一则是让所有学生,不论门第出身、贫富贵贱,皆能接受教育,此所谓孔圣人曾说过的‘有教无类’。”

    司马徽点头称是:“君子所见略同,我亦甚为推崇孔圣之‘因材施教’、‘有教无类’之原则,所以收得元直入我门庭,容许奉孝旁听,可不像某些人一样只教授那些出身高贵的世家子弟。”说道这里,司马徽的目光稍微瞟了一下远处的陈群。陈群在司马徽的茅庐边转悠,想一窥吕布与司马徽相商的细节,却被典韦领赤卫队员阻拦在外,没有听到任何有用信息。

    吕布知道司马徽对陈群的祖父陈寔似有不满,陈寔两年前去世,去世前一直执掌颍川书院,向来不愿让寒门庶族入书院就读,司马徽谏之无果,只好自己默默地收取徐庶等寒门子弟为徒,潜心教授。

    据说陈寔去世时“海内赴者三万余人,制衰麻者以百数”,看起来甚是有排场,吕布却对此甚有恶感,他跟孙策、曹操等人一样的心思,不愿治下出现比自己这个君主声望还高的人,所以他对那些有名无实或不愿为己所用的名士甚是忌惮,如果有机会,就必定除之而后快,这并非嫉贤妒能,而是帝王心思。

    司马徽生平低调处世,却教得许多贤才搅动乱世,这样有名有实的名士才是吕布所钦佩而不忍加害的,更何况他已经答应帮助自己。

    吕布和司马徽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