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都在做这件事,圈占土地,自己做了就是对,宦官们做了就是侵害百姓?别忘了,宦官在什么时候都不是主流,也许这些人执掌朝政,他们是祸害,但他们家族和官僚士族相比那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了。公卿们相互勾结,共同侵占自耕农的土地,他们才是国家最大的蛀虫。
灵帝把官价定的那么高,这些人的官不是依旧在做着而且不断有自己人升任,这些忠直的官吏们哪里来的这么些钱?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
汉灵帝第三宗罪,好sè。
他好sè最典型的例子是裸泳馆和流香渠。好比商纣王的酒池肉林。实际上,看遍《三国志》和《后汉书》两个地方根本就没有关于裸泳馆以及流香渠的记载,最早的记载就在于东晋王嘉的《拾遗记》。本来野史还是有一定的历史参考价值,毕竟野史不像正史要经像李世民那样的皇帝的手去做篡改,一般都是作者自己的想法,应该是更真实。可是这本《拾遗记》。不说他记录的鬼神怪诞之事,就说他写的汉灵帝的裸泳馆,开头就是四个字:初平三年。可初平是汉献帝的年号,可这么一个连前朝皇帝年号都分不清楚的人写的一部小说里面的情节就成了汉灵帝昏庸的一个罪证,不足采信。
汉灵帝第四宗罪,党锢之祸。
”重生吕布一统三国”党锢之祸在后世的定义更应征了那句“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文人都是忠臣,迫害文人的自然就是昏君了。但首先要知道灵帝朝党锢之祸的起因,方士张成与宦官来往密切。因事先知道朝廷将要大赦,故怂恿儿子杀人,当时任河南尹的李膺却不顾赦令,坚持将张成的儿子处死。张成的儿子该死,但你李膺凭什么定罪?不顾赦令仍旧将其处死你把朝廷的尊严皇帝的尊严放在何地?张让是祸害国家的权宦,但李膺到张让府上将张让的弟弟处死张让不是依旧没将李膺如何,张让一个宦官都知道遵守朝廷礼法,你李膺知法犯法有该当何罪?将李膺下狱难道是什么大不了的错误么?
当时太学生搞学cháo、清议。按说这本没有什么,也应该鼓励。学生代表着文明,学生提倡的应该得到支持,但这学cháo发起者学生们目的究竟是什么?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官僚要支持这些太学生呢?为了国家吗?扯淡,还不是为了豪族世家自己的利益。
其实,汉灵帝的所作所为,跟明朝的明熹宗朱由校一样。看似宠信宦官,任由宦官打击清流文官,实际上是利用宦官去抑制文官集团。
汉灵帝和明熹宗最失败的地方都在于他们死得太
灵帝把官价定的那么高,这些人的官不是依旧在做着而且不断有自己人升任,这些忠直的官吏们哪里来的这么些钱?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
汉灵帝第三宗罪,好sè。
他好sè最典型的例子是裸泳馆和流香渠。好比商纣王的酒池肉林。实际上,看遍《三国志》和《后汉书》两个地方根本就没有关于裸泳馆以及流香渠的记载,最早的记载就在于东晋王嘉的《拾遗记》。本来野史还是有一定的历史参考价值,毕竟野史不像正史要经像李世民那样的皇帝的手去做篡改,一般都是作者自己的想法,应该是更真实。可是这本《拾遗记》。不说他记录的鬼神怪诞之事,就说他写的汉灵帝的裸泳馆,开头就是四个字:初平三年。可初平是汉献帝的年号,可这么一个连前朝皇帝年号都分不清楚的人写的一部小说里面的情节就成了汉灵帝昏庸的一个罪证,不足采信。
汉灵帝第四宗罪,党锢之祸。
”重生吕布一统三国”党锢之祸在后世的定义更应征了那句“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文人都是忠臣,迫害文人的自然就是昏君了。但首先要知道灵帝朝党锢之祸的起因,方士张成与宦官来往密切。因事先知道朝廷将要大赦,故怂恿儿子杀人,当时任河南尹的李膺却不顾赦令,坚持将张成的儿子处死。张成的儿子该死,但你李膺凭什么定罪?不顾赦令仍旧将其处死你把朝廷的尊严皇帝的尊严放在何地?张让是祸害国家的权宦,但李膺到张让府上将张让的弟弟处死张让不是依旧没将李膺如何,张让一个宦官都知道遵守朝廷礼法,你李膺知法犯法有该当何罪?将李膺下狱难道是什么大不了的错误么?
当时太学生搞学cháo、清议。按说这本没有什么,也应该鼓励。学生代表着文明,学生提倡的应该得到支持,但这学cháo发起者学生们目的究竟是什么?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官僚要支持这些太学生呢?为了国家吗?扯淡,还不是为了豪族世家自己的利益。
其实,汉灵帝的所作所为,跟明朝的明熹宗朱由校一样。看似宠信宦官,任由宦官打击清流文官,实际上是利用宦官去抑制文官集团。
汉灵帝和明熹宗最失败的地方都在于他们死得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