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在议屋时,已经隐约感觉到,潘长文对自己,似乎有些意见,如今听到温大有的话,终于明白缘由。
既然潘长文是个无能善妒之人,伏子厚知道被派去河对岸镇守东城一事,短时间内,已经不可能改变。
好在眼下伏子厚也不着急,就像在议屋时想的一样,还有很长一段时间,等过两个月再想办法调回西城便是。
既然知道四月份会有贼人攻打晋阳,眼下整日留在西城这边,眼睁睁看着对岸东城,毫无固险可守,毫无防备,伏子厚心中也会不好受。
就像眼前温大有说的,在河对岸的东城内,多是普通百姓,以及周边乡民。
伏子厚不是什么世家豪族出身,昔日经历过被难民团团包围,经历过那股深深的绝望感。
去东城那边,伏子厚不求其他功德,只求能能尽自己一些微薄之力。
念及于此,想到在鹰扬府议屋内看到的地图。
“温叔伯!子厚要去东城领兵,眼下对东城一无所知,温叔伯可知道,在东城的城内,有多少存粮、衣甲?”
伏子厚看向温大有,轻声询问道。
应对反贼十万大军攻打晋阳城,在这件事情上,东城那边的积蓄存粮十分关键。
“据叔伯所知,如今晋阳城绝大部分兵甲、粮食,都在这西城仓城内,东城仅多囤守城军辎,至于兵甲,应当不会超过三千具,粮食也不会超过两千斛……”
温大有想了想,把知道的东城情况,告诉伏子厚。
“如此稀少?”
伏子厚一脸皱眉。
一万斛粮食,大概是六十万斤米粟,也就是说,东城的存粮不过在十二万斤米粟左右。
这听起来很多,但以往面对敌人攻城,能坚守下来,往往也会被包围断粮数月,在这样的情况下,城内百姓的存粮一旦吃完,这些粮食根本支撑不了多久。
“贤侄是担心有贼人攻城?”
温大有看着伏子厚一脸凝重的脸色,很快便猜到伏子厚心中所虑,于是忍不住露出一些笑意。
“子厚不敢隐瞒叔伯!子厚以为,晋阳自古以来,便是兵家要地,如今贼寇四起,难免会有贼人想要攻夺晋阳!”
伏子厚抬手说道。
原本伏子厚以为自己说出这番话,会让温大有,心中有所重视一些,不成想,说完便看到温大有笑着摇头。
“贤侄无需多虑!贤侄在议屋可曾看到布图,晋阳乃是天险之地,贼人有何之
既然潘长文是个无能善妒之人,伏子厚知道被派去河对岸镇守东城一事,短时间内,已经不可能改变。
好在眼下伏子厚也不着急,就像在议屋时想的一样,还有很长一段时间,等过两个月再想办法调回西城便是。
既然知道四月份会有贼人攻打晋阳,眼下整日留在西城这边,眼睁睁看着对岸东城,毫无固险可守,毫无防备,伏子厚心中也会不好受。
就像眼前温大有说的,在河对岸的东城内,多是普通百姓,以及周边乡民。
伏子厚不是什么世家豪族出身,昔日经历过被难民团团包围,经历过那股深深的绝望感。
去东城那边,伏子厚不求其他功德,只求能能尽自己一些微薄之力。
念及于此,想到在鹰扬府议屋内看到的地图。
“温叔伯!子厚要去东城领兵,眼下对东城一无所知,温叔伯可知道,在东城的城内,有多少存粮、衣甲?”
伏子厚看向温大有,轻声询问道。
应对反贼十万大军攻打晋阳城,在这件事情上,东城那边的积蓄存粮十分关键。
“据叔伯所知,如今晋阳城绝大部分兵甲、粮食,都在这西城仓城内,东城仅多囤守城军辎,至于兵甲,应当不会超过三千具,粮食也不会超过两千斛……”
温大有想了想,把知道的东城情况,告诉伏子厚。
“如此稀少?”
伏子厚一脸皱眉。
一万斛粮食,大概是六十万斤米粟,也就是说,东城的存粮不过在十二万斤米粟左右。
这听起来很多,但以往面对敌人攻城,能坚守下来,往往也会被包围断粮数月,在这样的情况下,城内百姓的存粮一旦吃完,这些粮食根本支撑不了多久。
“贤侄是担心有贼人攻城?”
温大有看着伏子厚一脸凝重的脸色,很快便猜到伏子厚心中所虑,于是忍不住露出一些笑意。
“子厚不敢隐瞒叔伯!子厚以为,晋阳自古以来,便是兵家要地,如今贼寇四起,难免会有贼人想要攻夺晋阳!”
伏子厚抬手说道。
原本伏子厚以为自己说出这番话,会让温大有,心中有所重视一些,不成想,说完便看到温大有笑着摇头。
“贤侄无需多虑!贤侄在议屋可曾看到布图,晋阳乃是天险之地,贼人有何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