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11章 西州使者

 其他地方,都无力动弹。

    这种情况下,荆州牧刘表也在赵岐督促下,发兵五千,不带铠甲,押解粮食北上,前往雒阳协助卫将军董承修筑雒都。

    曹操很想让曹洪也率兵去雒阳,却被董承再次婉拒。

    而袁绍这里开始与朝廷往来通信,也派出原泰山郡守应劭率兵两千余人前往雒都。

    应劭也没有空手,押运了一批粮食,走黄河漕运直入雒水,将粮食运到了雒阳城。

    同时应劭也根据记忆,开始梳理汉官礼仪,各种公文奏表的规范,连着廷尉判例也重新编写。

    这种酷暑之中,赵基依旧终日巡视各营,参与练兵,不时调整军吏职务,提拔什伍长,或裁退军士。

    终日忙碌,他也无暇顾及其他。

    看着军队向着他期望的方向开始成长,其中成就感、满足感岂是朝廷官职所能比拟的?

    也就半夜研读兵法时,赵基会苦恼于‘凝神养气’这个技能。

    慢一点也能承受,可他终究经历过‘披荆斩棘’一日三升的爽快。

    两相对比,自然焦虑。

    一直以为凝聚的是自己的精神、意念,是增强食物消化以积累‘气’,可现在看起来,或许真的要去找耗材。

    但晋阳正训练的军队才是根本,不可能贸然带着军队乱跑,也不能舍弃军队独行于外。

    更不能派人去将笔友蔡昭姬请来,晋阳这么多军队忍受着枯燥训练,自己搞特殊化,被人抖出来,很不利于军心凝聚。

    与军队同甘共苦,降低军队受训时的抵触是一个原因,一起进行训练,更方便他调整军吏。

    举贤任能只是日常工作,最关键的在于磨砺刺头,从行伍之中提拔军吏。

    八百河东虎贲只是自己的利益伙伴,而从虎步军中一步步提拔晋升的新虎贲,才是真正的赵氏羽翼。

    蝗灾过后,夏粮收割完毕。

    这日赵基乘马出军营,一名书吏快步来到他面前,拱手长拜:“赵侯,文和先生酿好一瓮新麦甜酒,遣仆来邀赵侯。”

    “知道了,待我洗漱后就去见文和先生。”

    赵基应下,驱马入晋阳旧城,街道上往来的吏民退避道路两侧,赵基引着骑从直入郡守府。

    郡守府前院演武场上,摆着两排大水缸。

    暴晒一日,水温正暖。

    赵基等人脱了简单皮铠护具,就在水缸前光脚沐浴,一个个都晒成麦色,肌肉成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