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16章 饭店大变

��“张伯父,我们的人少的可怜,一个人顶十个人也忙不过来,你看如何是好?”

    张大山笑着说:“这是好事啊,人手不够就地招聘。纽州的华裔子弟不少,只要薪水合适,就会有人来应聘的。”

    李明:“这里的薪水太高,我们付不起呀。”

    张大山:“做这么大生意了,就不能太抠了,要学会算账。一个员工一天所赚到的利润总会超过他的薪水二十倍吧。那就是说,他赚了二十元钱,有十九元是为你赚的,他本人只得了一元,这样一算,你还会觉得付不起,吃亏了吗。”

    李明恍然大悟:“对,伯父说得对,不过我无有招聘员工这方面的经验,怎么样才能招到合格的员工呢?”

    张大山:“这样吧,从大华公司这边调两百个有经验的老员工,到吉昌公司去工作,大华公司另外再招两百个进来。

    不过我看以吉昌公司这种发展趋势,这两百个也应付不了多久,赶快发电报给公司总部,要总部不断为海外分公司输送员工来。”

    李明大喜:“谢谢伯父,就照你说的去做!”

    西强国的吉昌公司已经稳定,业务蒸蒸日上,业务在天天激增。

    张大山急忙从大华公司调派人手到吉昌公司来工作,局面稳定发展着。招收员工事不宜迟,李明赶急给汪玲发了电报要人。

    这些时候,国内的货物源源不断地运到了纽州,漂亮国的商品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华厦。纽州忽然多了华厦制造商品,国内吉昌公司的货架上多了许多的洋货。

    一来一往,双边兴旺,利润更不得了,吉昌公司的发展速坐上了火箭,一天一个样,天天翻番。

    李明没有被喜人的形势冲昏不脑,而是冷静地每天忙予市场调查。策划发展方向,规划具体步骤。

    李明知道,正确的决策,来自于细致的调查,市场调查才是决策的第一步。

    李明在市场调查中惊讶地发现,吉昌公司从国内发来的货与纽州当地的同样产品,价格相差一倍。凭心而论,国内的产品质量比别国生产的还更胜一筹,这是什么原因呢?

    李明请教大华公司董事长张德勤:“张董,我就不明白了,为什么我们华夏与纽州同样的商品,价格相差一倍,我们的质量还好,他们的质量还要次一点,为什么是我们的商品价格反而要少一半,而纽州的商品反而要贵一半呢?是不是歧视心理在作怪。”

    张大山:“理解错误!西强国是个高消费国家,对一般消费品的质量要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