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3章 粮税之争

真当,免得张纯的后遗症波及自己。

    ……

    光和二年十月,刘备与王门一同去了中山。

    到安熹其实是要从卢奴经过的,不过刘备没有入卢奴城中,王门单独回去和张纯沟通去了,顺便将刘备赴任的回传带到卢奴。

    县尉是朝廷命官,自去就任即可,不需要国相府安排,县里自会接待。

    这次来安熹,刘备只带了二十多个亲卫,也就是关羽张飞,以及一队近卫部曲。

    左沅这次没跟着,刘备让她去组建情报网了,信息获取是最优先的事务,左沅是家臣,刘备是将其视为袍泽的。

    刘备并不是要搞什么密探组织,而是让左沅用游侠儿和乐人侍女组建情报体系,免得将来再遇到消息断绝之类的麻烦。

    当然,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用来传个谣言什么的。

    安熹这地方很像拒马河新亭,位于恒水河边,农耕条件很好,这里大多数地方都是中山豪族的田庄。

    城内商业不怎么繁茂,人也不多,除了官廨之外,其它地方都有点冷清。

    而官廨之所以热闹……主要是因为十月是收粮税的时间。

    其实安熹的粮税收得很正常,完全符合朝廷要求的三十税一,只不过……这‘一’,全都落到了没背景的中户贫户头上。

    这也是大多数地方的惯例了,马有马役,粮有粮役,粮役肯定会点给有地的中户,而普通人又不可能找豪门收税。

    但粮税这种常税这个收法,倒并不是出于张纯或刘卫这种郡守的决定。

    太守或国相通常只是让各县交齐粮税——然后各县分发到乡亭,再由乡啬夫与三老“点举”役户,由役户征粮完税。

    而乡啬夫或三老以及各亭亭长,当然都是豪族人士。

    这天下一贯如此,年年都是难关,丰年有时候比灾年更容易破产。

    刘备来到安喜官廨时,经过城内,见税吏正在收税粮入库。

    大概是因为入库的粮不够数,县库门口起了纠纷,围了不少人。

    刘备本以为是官吏与草民的阶级纠纷,但出乎意料的是,吵架的居然是士族。

    一个少年士人,正指着一个税吏怒吼:“以此大囤收粟,实是败了良心!前日有贼人作乱,粮食收成本就不好!若再用大囤收粮,我等哪来活路?!”

    这少年看起来与张飞年岁相当,应该是交税入库时用了大囤,有些气愤——十斛粮,入囤只计七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