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塞翁失马(一百三十二)

本事吃多大碗饭。”

    “这一回,除了九龄和大楠,来的都是新学子。事出突然,咱们都没准备。看看人家找来的都是大腕儿,输给了师父辈儿的人,咱不丢人。”

    尽人事,听天命。

    无愧于心,不负师长。

    “放心吧。”少爷笑着,摇了摇头,转身抱住了陶阳:“我都知道,没往心里去。”

    是啊,你说的对,我还年轻。——阿陶,你比我还小一岁啊。

    他比任何人多清楚。

    父亲如果上台,是不需要排兵布阵的。

    陶阳上台,也是不需要准备的。

    他想快些长大,快些让自己的肩膀厚重起来,快些让师长们放心。

    “明儿就回家了。”陶阳拍了拍少爷的肩背,柔声道:“早点歇着。”

    “好。”

    一腔孤勇是不足够让一个人长大的,起码没办法独立地长大。你需要的并不是坚强的后盾,是坚强的自己和温暖的回报,无论何情何境不忘少年初心。

    师父当年也是一介白衣,无权无势,甚至每日温饱都有问题,京中世家人人看不上眼。一路走来实属不易,初有名气时甚至遭到世家排挤,盛京高门串通一气非要治他于死地。

    这最后最后,他仍是走了过来,办了德云书院,养育了咱们这一帮孩子,让咱们也能立于人前。

    古有文: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真正得勇士并非无所畏惧,而是明知前路坎坷,不见光影,仍旧不改初心,勇往直前。

    我的好少爷。

    “阿陶。”

    “嗯?”

    “阿陶。”

    “傻子。”

    “阿陶”

    陶阳下巴抵在少爷肩上,郑重地说了一句:“我在。”

    “幸好你在。”少爷道。

    紧绷的那根弦儿终于松了下来,他埋在陶阳颈窝,轻轻在陶阳耳后蹭了蹭,温顺得像只兔子。

    其实他想听的,只是你在。

    “不管什么时候,我都在。”陶阳道。

    从前在,如今在,以后在,一直在。——在你身边儿陪着你。

    无论青山绿水读书耕田,无论鲜衣怒马逐梦少年,这俗世繁华无尽,不及你一簇翠竹刻我姓名。

    “是啊。”少爷忽然笑了,一种通透爽朗的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