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驶去,岸上的人影渐渐小了,纪二郎看到曾渔随那两个公差先走了,不禁道:“曾贤弟很受林知府敬重啊,又请曾贤弟去说事了。”
纪芝眼泪收不住,回舱中抹眼泪去了,李氏扶着纪奶奶与纪二郎还站在船头,纪奶奶问:“二郎,你方才与曾渔说些什么?”
纪二郎道:“儿子拜托他给小芝寻访良家子弟为婿啊,他满口答应了。”
纪奶奶轻轻叹了口气,没说什么。
李氏窥伺婆婆心意,小心翼翼道:“我试探了曾奶奶口风,曾公子并未婚配,小芝容貌尽配得上曾公子,咱们纪家也是铅山名门,婆婆为什么不将这事与曾奶奶提上一提?”
纪二郎目瞪口呆,他倒没想过这事。
“你倒是有心。”纪奶奶斜瞅了媳妇李氏一眼,说道:“老妇当然有这意思,可人情世故就在于〔趣,两个字,曾奶奶说过年前这些日子媒婆差点踏平曾家门坎,可曾渔一个都看不上,把媒婆们都赶跑了,不知是不是外面已经有中意的名门闺秀,连曾奶奶也不大清楚,你说这种时候我们怎么好自己为小芝说媒,这不是让人家为难吗,咱们是陪小芝来认于娘的,却成上门说媒,若是成了当然好,若是人家拒绝,我这张老脸往哪搁,那时恨不得找条地缝钻进去吧,再说了,小芝刚与河口王家解除了婚约,就急急忙忙想与曾家结亲,这岂不是让曾奶奶母子看轻了我们”
李氏心悦诚服,姜还是老的辣,婆婆考虑事情周全得多,若冒冒失失提亲的确不妥,说道:“婆婆说得极是,不过媳妇看我家小芝与曾公子还是有缘分的”
纪奶奶摇摇头:“别想那些,若曾渔在上饶这边能帮小芝找到一户好人家那就很好了。”
江流转折,码头不见了,橹声击水,客船向铅山方向而去,婆媳议论也止了,曾渔当然不知道这些,这时他正随黄头役从东门入城往府衙赶去,林知府要亲自为他说媒了。
纪芝眼泪收不住,回舱中抹眼泪去了,李氏扶着纪奶奶与纪二郎还站在船头,纪奶奶问:“二郎,你方才与曾渔说些什么?”
纪二郎道:“儿子拜托他给小芝寻访良家子弟为婿啊,他满口答应了。”
纪奶奶轻轻叹了口气,没说什么。
李氏窥伺婆婆心意,小心翼翼道:“我试探了曾奶奶口风,曾公子并未婚配,小芝容貌尽配得上曾公子,咱们纪家也是铅山名门,婆婆为什么不将这事与曾奶奶提上一提?”
纪二郎目瞪口呆,他倒没想过这事。
“你倒是有心。”纪奶奶斜瞅了媳妇李氏一眼,说道:“老妇当然有这意思,可人情世故就在于〔趣,两个字,曾奶奶说过年前这些日子媒婆差点踏平曾家门坎,可曾渔一个都看不上,把媒婆们都赶跑了,不知是不是外面已经有中意的名门闺秀,连曾奶奶也不大清楚,你说这种时候我们怎么好自己为小芝说媒,这不是让人家为难吗,咱们是陪小芝来认于娘的,却成上门说媒,若是成了当然好,若是人家拒绝,我这张老脸往哪搁,那时恨不得找条地缝钻进去吧,再说了,小芝刚与河口王家解除了婚约,就急急忙忙想与曾家结亲,这岂不是让曾奶奶母子看轻了我们”
李氏心悦诚服,姜还是老的辣,婆婆考虑事情周全得多,若冒冒失失提亲的确不妥,说道:“婆婆说得极是,不过媳妇看我家小芝与曾公子还是有缘分的”
纪奶奶摇摇头:“别想那些,若曾渔在上饶这边能帮小芝找到一户好人家那就很好了。”
江流转折,码头不见了,橹声击水,客船向铅山方向而去,婆媳议论也止了,曾渔当然不知道这些,这时他正随黄头役从东门入城往府衙赶去,林知府要亲自为他说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