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黄提学主持,本司只作监察,科举取士,乃国之重器,岂能不谨而慎之。”
另三位监察考核的官员也到了,分别是南京林御史、江西道刘御史、袁州府郭推官,与王宗沐、黄国卿见礼后,一起到学署明伦堂坐定,曾渔也跟着上堂,恭立一边,看着那几位监察官,心想:“这位南京来的林御史应该就是原临川知县林润吧,与谢榛老先生是世交,去年在临川谢老先生为我补考之事奔走,还是请林知县引荐才见到的黄提学,没有想到时过境迁,林知县成了林御史,却要来考核我了,真是让人啼笑皆非啊。”又想:“听闻林润甫就任御史之职,就猛烈弹劾严世蕃的死党鄢懋卿,现在又要借我生事,官场真是人情翻覆似波澜啊。”
学署衙役搬来一张小方桌和一把椅子,桌上放置笔墨纸砚,一切就绪,单等考试。
王宗沐对黄国卿道:“黄大人,这就出题吧。”
黄国卿道:“还是王大人出题吧,王大人亦是学官出身。”
有些话黄提学没明说,王宗沐也觉尴尬,清咳一声道:“那就拈书定题吧。”
拈书定题就是随意翻书,翻到哪一页就在哪一页上找一句做试题,这在科举考试中很常见,为的是杜绝考官泄露试题。
黄提学问:“是考小题还是经题?又或者是两样都考?”
王宗沐道:“只考小题吧,以一个半时辰为限,如何?”
黄提学道:“但凭王大人做主。”
书吏捧上四书,王宗沐拈起那册论语道:“就出论语题。”正待翻书,忽又抬头望着大门外,皱眉道:“肃静,肃静。”
学署明伦堂正对着仪门,仪门与大门相距不过十丈,大门外数千民众的喧嚣之音虽不影响堂上官员说话,但那种“嗡嗡”之声还是让人烦躁,便有差役飞跑出去喝令众人不得喧哗——
堂外稍静,王宗沐翻书出题,随手一翻,是《卫灵公第十五》,便对曾渔道:“曾生,你以‘众恶之必察焉’为题作一篇八股文,不得少于四百字。”
“众恶之必察焉”完整的句子是“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意思是一个人就算大家都厌恶他,你不能人云亦云也来厌恶他,必须自己**考察这个人是不是真的如大家所说的那么可恶;同样,一个人大家都喜欢他,你也不要跟风,要有自己的考察,不能别人说什么你就信什么,孔子这是教育弟子要有**的思考和判断,不为表相迷惑——
曾渔含笑道:“‘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另三位监察考核的官员也到了,分别是南京林御史、江西道刘御史、袁州府郭推官,与王宗沐、黄国卿见礼后,一起到学署明伦堂坐定,曾渔也跟着上堂,恭立一边,看着那几位监察官,心想:“这位南京来的林御史应该就是原临川知县林润吧,与谢榛老先生是世交,去年在临川谢老先生为我补考之事奔走,还是请林知县引荐才见到的黄提学,没有想到时过境迁,林知县成了林御史,却要来考核我了,真是让人啼笑皆非啊。”又想:“听闻林润甫就任御史之职,就猛烈弹劾严世蕃的死党鄢懋卿,现在又要借我生事,官场真是人情翻覆似波澜啊。”
学署衙役搬来一张小方桌和一把椅子,桌上放置笔墨纸砚,一切就绪,单等考试。
王宗沐对黄国卿道:“黄大人,这就出题吧。”
黄国卿道:“还是王大人出题吧,王大人亦是学官出身。”
有些话黄提学没明说,王宗沐也觉尴尬,清咳一声道:“那就拈书定题吧。”
拈书定题就是随意翻书,翻到哪一页就在哪一页上找一句做试题,这在科举考试中很常见,为的是杜绝考官泄露试题。
黄提学问:“是考小题还是经题?又或者是两样都考?”
王宗沐道:“只考小题吧,以一个半时辰为限,如何?”
黄提学道:“但凭王大人做主。”
书吏捧上四书,王宗沐拈起那册论语道:“就出论语题。”正待翻书,忽又抬头望着大门外,皱眉道:“肃静,肃静。”
学署明伦堂正对着仪门,仪门与大门相距不过十丈,大门外数千民众的喧嚣之音虽不影响堂上官员说话,但那种“嗡嗡”之声还是让人烦躁,便有差役飞跑出去喝令众人不得喧哗——
堂外稍静,王宗沐翻书出题,随手一翻,是《卫灵公第十五》,便对曾渔道:“曾生,你以‘众恶之必察焉’为题作一篇八股文,不得少于四百字。”
“众恶之必察焉”完整的句子是“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意思是一个人就算大家都厌恶他,你不能人云亦云也来厌恶他,必须自己**考察这个人是不是真的如大家所说的那么可恶;同样,一个人大家都喜欢他,你也不要跟风,要有自己的考察,不能别人说什么你就信什么,孔子这是教育弟子要有**的思考和判断,不为表相迷惑——
曾渔含笑道:“‘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