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专注于两件事情。
一件事情是研究“长生石”,有李玄都赠予她的“长生石”气息,印证了她的许多想法。虽然她丢掉了本体的骇人修为,性情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但记忆和思绪却完好地保留下来,她可以由此推断出开明六巫在改良不死药时的许多设想和思路,就像宗师人物通过残缺功法逆推完整功法,虽然费力费时,但并不意味着无法做到。
都说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触类旁通,开明六巫千百年的经验积累给了巫咸很大的帮助,许多原本想不明白的地方豁然开朗,甚至她还以有限的材料制作了一
颗劣质的长生石仿制品,没有什么大用,不能提升境界修为,也不能起死回生,却能代替将死之人的心脏,为其续命一段时间,也算得上鬼斧神工了。
至于另外一件事,便是教徒弟。
巫咸当然不是自觉大限将至,要留下衣钵传人,她也没什么兴趣重振巫教,她收徒的原因是她需要两个帮手。
许多时候,巫咸深感以自己一人之力研究“长生石”,实在是分身乏术,可也不能随便找个什么帮手,必须要精通巫教之法,对于“长生石”本身也有一定的了解。所以巫咸思来想去,决定自己培养两个学徒,跟在自己身边,一边学习各种巫教传承,一边给自己打下手,本质上与作坊、店铺、卖艺的学徒没什么两样,只是学的不是手艺,而是巫教秘法。
巫咸决定收徒之后,很快便挑好了两个人选。
一个是从蜀州带回来的孙玉纤,她本是蜀山剑派的弟子,后来被五魔教主张禄旭选为容器,最后被李玄都和巫咸联手救下,带回了帝京城,安置在玉盈观中。
另一个则是被巫咸救下的师横波,师横波本是京中花魁,长袖善舞,与儒门之人来往密切,更与天宝帝关系不同寻常,在腊月初三的帝京之变中,她被后党之人袭击,险些身死,最终被巫咸救下,并带到了此地。儒门之人和天宝帝都以为师横波已经死在那场大乱之中,便也不曾刻意寻找,至于天宝帝是否为这位相好鞠一把泪,那就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巫咸也知道师横波身份不俗,并不放她随意走动,而是以神通将她拘禁在一座小院之中,让她在此学习有关草药、矿材的各种知识。师横波经历一次生死劫难,被毁了半张脸庞,变得沉默寡言,对于巫咸的安排,从不反抗,逆来顺受。
至于孙玉纤,巫咸则直接带在身旁,悉心教导。
此时孙玉纤也恢复了记忆,知晓一部分前因后果,她虽然想念师门
一件事情是研究“长生石”,有李玄都赠予她的“长生石”气息,印证了她的许多想法。虽然她丢掉了本体的骇人修为,性情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但记忆和思绪却完好地保留下来,她可以由此推断出开明六巫在改良不死药时的许多设想和思路,就像宗师人物通过残缺功法逆推完整功法,虽然费力费时,但并不意味着无法做到。
都说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触类旁通,开明六巫千百年的经验积累给了巫咸很大的帮助,许多原本想不明白的地方豁然开朗,甚至她还以有限的材料制作了一
颗劣质的长生石仿制品,没有什么大用,不能提升境界修为,也不能起死回生,却能代替将死之人的心脏,为其续命一段时间,也算得上鬼斧神工了。
至于另外一件事,便是教徒弟。
巫咸当然不是自觉大限将至,要留下衣钵传人,她也没什么兴趣重振巫教,她收徒的原因是她需要两个帮手。
许多时候,巫咸深感以自己一人之力研究“长生石”,实在是分身乏术,可也不能随便找个什么帮手,必须要精通巫教之法,对于“长生石”本身也有一定的了解。所以巫咸思来想去,决定自己培养两个学徒,跟在自己身边,一边学习各种巫教传承,一边给自己打下手,本质上与作坊、店铺、卖艺的学徒没什么两样,只是学的不是手艺,而是巫教秘法。
巫咸决定收徒之后,很快便挑好了两个人选。
一个是从蜀州带回来的孙玉纤,她本是蜀山剑派的弟子,后来被五魔教主张禄旭选为容器,最后被李玄都和巫咸联手救下,带回了帝京城,安置在玉盈观中。
另一个则是被巫咸救下的师横波,师横波本是京中花魁,长袖善舞,与儒门之人来往密切,更与天宝帝关系不同寻常,在腊月初三的帝京之变中,她被后党之人袭击,险些身死,最终被巫咸救下,并带到了此地。儒门之人和天宝帝都以为师横波已经死在那场大乱之中,便也不曾刻意寻找,至于天宝帝是否为这位相好鞠一把泪,那就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巫咸也知道师横波身份不俗,并不放她随意走动,而是以神通将她拘禁在一座小院之中,让她在此学习有关草药、矿材的各种知识。师横波经历一次生死劫难,被毁了半张脸庞,变得沉默寡言,对于巫咸的安排,从不反抗,逆来顺受。
至于孙玉纤,巫咸则直接带在身旁,悉心教导。
此时孙玉纤也恢复了记忆,知晓一部分前因后果,她虽然想念师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