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表达善意呢。刘玉感觉自己脑子不够用了。
刘玉叫李管家过来,想听听他的意见,毕竟人老成精不是。李管家一到,刘玉就把自己的想法这么一说。
“侯爷,小人觉得赵忠向侯爷表达善意的可能性要大。”沉吟了一会,李管家说道。
“此话怎讲?”刘玉问道。
“侯爷,若是其他宦官,小人不敢断言。但是这赵忠,虽然与张让同为十常侍之首,可其为人处世,总是留有余地,不像张让那样不留余地。听侯爷所讲,也符合赵忠的为人。”李管家说道。“侯爷暂时无法体会陛下深意,但日久之下必会省悟。赵忠此时点明侯爷,对他没有任何损失,而且又能交好侯爷,何乐而不为。”
“原来如此,多亏李管家心思细腻,要不然本侯无法明了。”刘玉听了李管家一席话,心中疑惑顿解。既然赵忠向自己示好,自己也记下这个人情了。
李管家连称不敢,刘玉也对李管家吩咐这段时间他要闭门读书,各人各司其职,没什么事情不要出门,不可以给他惹什么事端。李管家应是,就下去了。刘玉也开始了闭门读书的工作内容了。
而在刘玉送赵忠出门的时候,一个监视薄侯府的细作,也动身向自己的主人回报了。只见这个细作穿过不少大街小巷,然后从一间高官府邸的后门进入了。这间府邸叫袁府,司徒袁隗的地方。
细作向袁隗与袁绍汇报了刘玉跟赵忠什么时候进去,又什么时候出来,赵忠出来的时候又带走了些东西。袁隗听完后,挥手让他出去了。
“叔父,赵忠去了刘玉那里,想来是陛下授意,如此看来陛下定然会在此次事件中维护薄侯。依侄儿看,明日朝堂之上十常侍与我等士人之间必有争端。”袁绍说道。
“本初你说得不错,薄侯之事,其实也无关大雅,多少高官子弟都有这方面的爱好,只是为伦理所不容。此事乃陛下家事,只需私底下向陛下禀报即可。但王允这老顽固居然公开弹劾,大大损害了陛下脸面,陛下震怒之下,难免做出出格的事情,所以老夫不敢在这件事情上多加掺合。”袁隗扶须说道。“陛下就算再不待见薄侯,也是己出之子,多少还是会维护的。如今宦官与我等士人已成水火不容之势,双方都在寻找机会打击对方。老夫认为此事十常侍必然出手,稍有不慎,恐怕我等士人又要有所损失,王允做事有欠思量。”
“有欠思量?侄儿说他是公报私仇。坊间传闻王允之子王旦吃了薄侯一个大亏,让王允脸面无光,估计是想借此报复薄侯
刘玉叫李管家过来,想听听他的意见,毕竟人老成精不是。李管家一到,刘玉就把自己的想法这么一说。
“侯爷,小人觉得赵忠向侯爷表达善意的可能性要大。”沉吟了一会,李管家说道。
“此话怎讲?”刘玉问道。
“侯爷,若是其他宦官,小人不敢断言。但是这赵忠,虽然与张让同为十常侍之首,可其为人处世,总是留有余地,不像张让那样不留余地。听侯爷所讲,也符合赵忠的为人。”李管家说道。“侯爷暂时无法体会陛下深意,但日久之下必会省悟。赵忠此时点明侯爷,对他没有任何损失,而且又能交好侯爷,何乐而不为。”
“原来如此,多亏李管家心思细腻,要不然本侯无法明了。”刘玉听了李管家一席话,心中疑惑顿解。既然赵忠向自己示好,自己也记下这个人情了。
李管家连称不敢,刘玉也对李管家吩咐这段时间他要闭门读书,各人各司其职,没什么事情不要出门,不可以给他惹什么事端。李管家应是,就下去了。刘玉也开始了闭门读书的工作内容了。
而在刘玉送赵忠出门的时候,一个监视薄侯府的细作,也动身向自己的主人回报了。只见这个细作穿过不少大街小巷,然后从一间高官府邸的后门进入了。这间府邸叫袁府,司徒袁隗的地方。
细作向袁隗与袁绍汇报了刘玉跟赵忠什么时候进去,又什么时候出来,赵忠出来的时候又带走了些东西。袁隗听完后,挥手让他出去了。
“叔父,赵忠去了刘玉那里,想来是陛下授意,如此看来陛下定然会在此次事件中维护薄侯。依侄儿看,明日朝堂之上十常侍与我等士人之间必有争端。”袁绍说道。
“本初你说得不错,薄侯之事,其实也无关大雅,多少高官子弟都有这方面的爱好,只是为伦理所不容。此事乃陛下家事,只需私底下向陛下禀报即可。但王允这老顽固居然公开弹劾,大大损害了陛下脸面,陛下震怒之下,难免做出出格的事情,所以老夫不敢在这件事情上多加掺合。”袁隗扶须说道。“陛下就算再不待见薄侯,也是己出之子,多少还是会维护的。如今宦官与我等士人已成水火不容之势,双方都在寻找机会打击对方。老夫认为此事十常侍必然出手,稍有不慎,恐怕我等士人又要有所损失,王允做事有欠思量。”
“有欠思量?侄儿说他是公报私仇。坊间传闻王允之子王旦吃了薄侯一个大亏,让王允脸面无光,估计是想借此报复薄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