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十四回 复见烽火起狼台 2

本身是自淮西转屯而来,从身份上属于客军,而郑云鸣则是不折不扣的京湖本地人马。但他是绝对有这个资格在赵葵面前谈论郑云鸣的过失的。

    郑云鸣依旧微笑着不反驳,但并不代表他部下人人都受得了万都统这一激。

    白翊杰在郑云鸣身侧微笑着说道:“郑副都统在出征之前曾经对我们都说过,这一仗将奠定大宋战胜蒙古的根基,不知道万都统对这个说法怎么看。”

    万文胜愣了一下,当即哈哈大笑道:“即便是郑官人,这个说法也未免太荒诞不经。”

    赵葵沉思了片刻,对王登说道:“关于这一条,王统领是怎么看的。”

    王登在出征之前就已经在思考这个问题,这是对答案早已经成竹在胸,恭敬的答道:“我以为这句话对了三分之一。”

    赵葵惊异的说道:“如何说是三分之一?”

    “金人的皇帝曾经有言,北虏唯持马力,因中国之巧。他们所依赖的骑兵之利,在千里之战、百里之战或者是面对面的战斗时候都能体现的淋漓尽致。面对面作战的时候,敌骑冲坚决荡,溃我步阵,然后进行追杀,但只要我军纪律严整,阵势紧密,骑兵想要轻易击溃我军就是妄想。百里之战里,敌人可以利用骑兵的忽来忽去调动我军,在往返奔走中消耗我军体力,然后趁势击破咱们。这一点是蒙古人最厉害的地方,总需要大家仔细应付,不要落入了敌人的圈套。但敌人的骑兵集团还有一桩厉害的地方,要在千里的战场上才能发挥出来,就是他们可以随心所欲的集中兵力,攻我分散防守的一地,我分而彼一,官军安得不败?这么打,鞑子一万骑兵足当我五万步军,且我军处处受制,而敌人却是来去自由。”

    “郑副都统所说大宋战胜蒙古人的根基,就是从这一点出发来说的。”

    郑云鸣面上没有露出什么表情,心中却很是欣喜,若说京湖的诸将中谁能参透当中的玄妙,大概首推王登杨掞二人了吧。

    王登继续往下说道:“所谓北人乘马,南人乘船。蒙古人在马背上转战天下,我们也有自己的优势,这便是舟楫的力量。我想这才是郑副都统关心的部分。敌人擅长的骑马转战,其实在水路遍布的京湖施展不开,只要我们坚守住使用船只从水上转战的原则,在这万里大江上下就不惧怕敌人的集中兵力的进攻,相反,因为我们有了船只的力量,反而可以集中起兵力去打击分散的鞑虏部队,做到我一而彼分,这才是这一次九重驿之捷对我军真正的启迪。”

    “但这么做谈何容易。”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