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十回 秋风吹罢马蹄声 3

没有勇气再对襄阳城提供支援。

    然后蒙古军放心的在襄阳城外开始做围攻准备。这一次曲出第六十回秋风吹罢马蹄声(3)

    做了比初次攻城更加细致的准备,他动用数万民夫和俘虏在城外开挖了一条两丈宽的旱壕,在旱壕之后树立了高达八尺的木栅栏,为的是阻挡宋军从城内出击,干扰到蒙古军的攻城计划。尽管让这些思南思的步兵从城中冲出在野外进行围歼也是个不错的选择,但经过一系列的战斗以后,曲出判断并不能武断的认定城外野战蒙古军有十成胜算,毕竟可以展开的空间实在太有限,蒙古骑兵已经不止一次吃亏在襄阳城外没有足够的回旋空间而释放不出最大战斗力了,他必须追求万全之策。

    首先以投石机击溃城墙上的防御,然后以大量军士强攻登城。这是从中原学会的正统攻城法。这一次蒙古军在城西树立了超过百座的大砲,全都是七梢以上的大型砲车,投掷的石料至少在数十斤以上。站在襄阳城头就能看见,为了攻城准备的石料已经在蒙古军的砲车阵地上堆积成了大小的山头。数万丁壮在砲手军总管的嘹亮口号声中拽动皮索,不停的将砲石射向高大的城墙。

    若不是襄阳城内的守军拼死作战,每日搭乘平底船出城去清理障碍,只怕对襄阳至关重要的水路也早已经被蒙古军所截断。襄阳军民翘首以盼的少年副都统也难以顺利回城了。

    就算是襄阳的水路勉强畅通,郑云鸣的归程也不是无风无浪,安全抵达的。在两岸聚集的蒙古军不停的将弓箭射向飞快的前进的桨船,箭矢像蜂群一样紧紧跟随着这些白浪中的桨船,蒙古军甚至在岸上摆设炮弩进行拦击,不过只有区区几架而已,准头又不高,最终一艘桨船也没有受到巨大弩箭的伤害。

    蒙古的战船也一再接近这些显然是要增援襄阳的宋军船只,但他们似乎并没有要和这些宋朝的桨船决一死战的意思,一旦遭到火铳的射击之后就赶快逃开。因为这些停留在汉水上的船只有比阻截宋军更为重要的作用,它们作为蒙古军在两岸三地之间来回的桥梁使用,北面的樊城、南面的襄阳和汉水以东的山脉混为一体,若是随便将这些渡船消耗掉,蒙古军梗阻于南北往来就太可笑了。

    在俩舷的盾牌上插满了箭矢的桨船从襄阳水门中开进来的时候受到了城中居民的热烈欢迎。不是哪个宋朝的将领都有勇气在离开了一座围城之后还能主动杀回来的,但郑云鸣作为南朝新起的名将,作风自然要与众不同些。

    在军民的簇拥下郑云鸣一路来到西门前,顺着马道登上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