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六章 大炼钢百官反弹

定出什么事情了。”苏洵听到庞柏送来公文马上对赵磊说道。

    这时赵磊正在观看公文,看完之后,一脸苦笑将公文递给苏洵说道:“不是什么大事,我们小看了炼钢厂的炼钢能力,如今铁矿的供应已经跟不上。”

    “我的天啊!一个月出产精钢三十万斤,平均每天一万斤精钢,一座炼钢作坊,产量居然这么大。怪不得铁矿跟不上了呢!”苏洵看着公文惊呼说道。

    “是啊!整个大宋每年精钢的产量才三十万斤,炼钢厂一月就能完成朝廷一年地任务,铁矿跟不上也正常,不过炼钢厂如今缺少铁矿,就这么闲置也不是办法,看来要想办法从其他地方弄点铁矿了。”赵磊这时皱眉对苏洵说道。

    “大人能想什么办法,朝廷每年开采的铁矿数量有限,除了分配汴京军器所之外,还要分配各州以供打造农具和民用铁器,大宋百姓上亿。民间用铁比军用更多,如果动了供应各州的铁矿,一旦耽误了春耕秋收,可是大罪名啊!”苏洵苦笑看着赵磊解释说道。

    苏洵说的不错,北宋经过百年休养生息,人口已经达到封建时代的颠峰,然而其他配套科技却没有跟上,就好像开采技术,大宋每年的铁矿产量有限,要供应朝廷军器所。朝廷用铁衙门,大宋各地州县等等地方。加上大宋的人口基数和用铁数量,导致铁矿供应向来不足,而军器所已经是优先供应,炼钢厂的出现让铁矿开始供应不足,如果动其他地方的铁矿,影响肯定很大,唯一的办法就是加大开采量,不过这种事情涉及到地事情太多,朝廷很多政府工程正在动工,根本找不到那么多的劳力。强行摊派劳役给百姓的话,赵磊肯定会承担天大的骂名,这个问题,不好解决。

    “耽误三天就耽误三天吧!让炼钢厂的工人去其他作坊帮忙。前一段时间积攒的铁矿如今被消耗一空,我估计以后每个月至少要耽误十天,也就是说。炼钢厂的钢铁产量会从三十万减到二十万,不过足够支持军器所所有装备的打造了。”赵磊听完苏洵的话,沉吟一番之后,只能无奈笑着说道。

    “大人可以对朝廷上个奏本,说明炼钢厂的情况,炼钢厂地产量也是政绩,只要公开说出来,铁矿的事情让朝廷想办法解决地话,炼钢厂绝对能让大人在政审之中加上重重的一笔,何乐而不为呢!”苏洵这时再次提醒赵磊说道。

    “等一段时间吧!你也知道,最近我是躲到国资院的,朝廷那帮人疯了,串连那么多官员反对改革蒙荫,不知道当初他们干什么去了,如果当初反对,新政闹不起来,不就没有什么事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