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62章:王大栓

地,负责监工的士兵,拿着木棍上来就给了那名华工身上一棍子,然后还不停手。一连打了好几下。

    那名华工的身上被打的满是淤青,虽然最后也到华工总会那里反应过,可是根本没有下文,最多丢给你一瓶药水,就打发了你。

    “长官,您有什么吩咐。”王大栓佝偻着腰,令高大的身形显得有些瑟缩。

    “你不要紧张,我找你来只不过想问一问现在华工的情况,你先坐下,我们慢慢聊。”沐阳很和蔼的说道。边说着,还给王大栓倒上一杯茶水,新沏的绿茶。

    “不用长官,我站着就行。”

    “我命令你坐下。”

    沐阳说完。王大栓老老实实的坐在了沐阳对面的椅子上。

    沐阳把茶水推过去,然后掏出香烟问道:“要来一根吗?”

    王大栓脸上露出笑容,伸出双手接过沐阳递过去的香烟,嘴里还不停的说道,“谢谢长官,谢谢长官……”

    “你了解现在华工的情况吗?”沐阳问道。

    王大栓摇摇头。“长官,我自从坐船被送到法国以后,就一直在战场上工作,除了见过一次华工总会的人来慰问,其他的事情不是很清楚。”

    “那你就给我讲一讲你自己的经历吧。”沐阳平静的说道。

    王大栓抽了几口烟,然后从他被招工开始,慢慢的讲述了自己的经历。

    1916年,王大栓听村里的基督教徒王培明说,英国正在招募华工,赴欧洲、非洲各地垦荒、开矿、修铁路。凡参加者,除每人每月工资8元外,再加教堂每月发给家庭生活补助费5元。

    这8元钱足能买几百斤高粱。于是,王大栓和村里的严大辛、王力强、王东海等人商量,“咱们家中这么穷苦,不如去做华工吧?”有人说:“听说欧洲正在打仗,假若我们去了欧洲,岂不是自己寻死!”又有人说:“欧洲大战大概已经打完了吧!咱们是干活的,与他们打仗有什么相干?”虽然众说纷纭,但大伙的一个共同信念是:倘若趁此时机,出国发了大财,以后富贵还乡,岂不是好!最起码不用在家饿肚子。他们都是二十来岁的小伙子,血气方刚,胆魄颇大,便也不再去考虑许多了。

    1916年秋天,王大栓和村里14个人一起,由王培明带领,前往泰城灵芝街英国教堂报了名。泰城教堂立即发给介绍信,叫他们分成两批赴威海集中。

    他们本想着由济南乘车赴烟台转威海,但传说吴大洲率一个师占据周村一带造反,胶济铁路火车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