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五百四十八章 叔叔驳侄儿

相结合,这就会恩去王室,权归私门,产生朋党。

    取能文者为进士,则进士日夜研究经传子史,贯穿驰骛,知识倒是渊博得很,一旦临政,那些知识却一点都用不上!

    宣扬要恢复庆历旧学的,可旧学已经被大家玩成了空名目,最多能培养懂点粗浅道理的人,要培养出真正的人才,那是想多了。

    唯一考核人才的办法——施之有政,能否自彰。

    文章打动了赵顼:“吾固疑此,今得轼议,释然矣。”

    当天就将苏轼找去:“方今政令得失安在?就算是我的过失,你大胆说没关系。”

    苏轼也不客气,啪啪啪三大炮:“陛下求治太急,听言太广,进人太锐。”

    赵顼悚然。

    然后苏轼这大嘴巴下来就在同僚里边宣扬。

    主张被小小一个苏轼给挡了,王安石很气恼,屡次阻止赵顼对苏轼的任命。

    赵顼想让苏轼修中书条例,王安石说道:“苏轼与我所学及议论哪哪都不一样,还是让他干别的吧。中书条令交给吉甫合适。”

    于是交给苏轼一个繁杂的差遣——“权开封府推官,将困之以事。”

    而“轼决断精敏,声闻益远。”

    ……

    吕惠卿对王雱摇头:“苏轼没有城府,不会是我们的对手,不过此子巧舌如簧,易动人心,不可久居圣主之侧。”

    王雱继续落了一子巩固中腹:“如此,你我自为之。”

    熙宁二年七月,吕惠卿被提拔为太子中允、崇政殿说书、集贤校理、判司农寺。

    章惇到京,王安石见之大喜,恨得之晚。立刻委任为编修三司条例官,加集贤殿校理、中书检正。参与制定新法,监修国史,编撰实录。

    一个叫曾布开封小官上书言政,说为政的根本有二:曰厉风俗、择人才;其要点有八:曰劝农桑、理财赋、兴学校、审选举、责吏课、叙宗室、修武备、制远人。王安石立刻召来相谈,接着推荐给赵顼。

    赵顼召见,授予太子中允、崇政殿说书的职位,不久又授予集贤校理、同判司农寺、检正中书五房,三日之内就接连收到了赵顼的五份任职文书,蹿升为新党第三号人物。

    苏油在郑州忙碌之时,还要提起笔来驳斥自己侄儿的观点。

    学校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古代学识都掌握在贵族诸侯手里,没有夫子的有教无类,没有他的弟子三千,礼尚不下庶人。

    可至大宋今日,乡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