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千四百一十一章 史书的下面

现温溪心父子的确是被关在了大牢里,更加坐实了阿里骨的阴谋。

    整个事件,其实是温溪心提出计谋,得到了苏油认可,然后让王厚完善了计划。

    之后苏油说服吉多坚赞和阿囤弥、白愔,给益西央去信,要求其合作,最终获得了成功。

    善战者无赫赫之功,这些东西,注定是不能留在史书上的。

    史书上只有简单几笔:

    “元丰七年,春,正月,丙午,辽主如春水,复建南京奉福寺浮图。

    宋收青唐。

    癸丑,李宪等下扁都口,逐阿里骨。

    甲寅,进贤妃朱氏为德妃。

    辛酉,诏黄州通判苏轼知汝州。轼上表谢,且言有田在常州,愿得居之。

    帝从其请,改知常州。”

    ……

    去年大赦,因为苏轼乌台诗案受牵连,被发配广南的好朋友王巩,终于回来了。

    老朋友相见,王巩的精神面貌,身体发肤,竟然比离京的时候还要好,让苏轼大吃一惊。

    王巩却觉得好笑,说广南风物别具韵味,天天能吃到水果,稻米一年三熟,总之就是棒打狍子瓢舀鱼的好地方。

    当地人多念及少保的恩情,听说自己是少保大侄儿的好朋友,一直照顾有加,不但没有吃苦,竟然是去享了几年福。

    苏轼表示不相信,王巩便叫出当年坚持要陪伴自己去广南的柔奴,为苏轼劝酒。

    当苏轼问及广南风土,柔奴答以“此心安处,便是吾乡”。

    苏轼大为感动,于是写下了《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

    常羡人间琢玉郎,天应乞与点酥娘。尽道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

    万里归来颜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这首词立即就登上了《时报》,广为传唱,赵顼知道苏轼终不能屈从,觉得再惩罚下去没有意义,给他转任。

    历史上王珪对苏轼的任命每每阻挠,这一次却没有反对,制词里边,还用到“苏轼黜居思咎,阅岁滋深,人才实难,不忍终弃”的评语。

    不过苏轼的事情翻篇儿了,苏辙却又惹了麻烦。

    因为给考生出题时没有遵从《三经新义》,被当地官员弹劾,苏辙被贬官撤职,移为歙州绩溪县令。

    苏辙一点都不气,得命立即乘船北上。

    想到去年黄州与兄长相见,与刚好贬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