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千四百五十三章 风向

��还是得走金牛道,从剑阁出汉中。

    苏油其实不太屑于司马光那种行为,主动赴京,被卫士认出来,又被百姓拦住,最后惊惧而还,惊动太后垂问,诏之过阙。

    这里边“表演”或者“被表演”的痕迹太重了,必将引来后世非议。

    眉山和汴京之间,只在赵顼中风之后,电报来往频繁过一段时间,到赵煦立为太子,电报的频度立即大为减少,重新恢复到正常状态。

    大局从那个时候就已经底定,自己的翅膀,到底没有将赵煦给扇飞。

    之后苏油便又继续埋头著述,同时让石薇观儿收拾行李,准备出发。

    结束守制的第一天,苏油就收到朝廷发来要求他返京的电报。

    苏油上了早就准备好的谢表,哀表,鉴于太皇太后有些急切的举动,还上了一封关于朝政的疏奏。

    奏疏里要求都省以下相关官员,应当向太皇太后和陛下汇报工作。

    让太皇太后和陛下了解大宋如今的丁数、户等、岁入、岁出、资备、预算、贸易规模、货币通量、田亩、学校、生员、官吏、薪酬、军队、军马、军器、舟车等各项统计数据,要先对大宋的基本盘,有一个全面的掌握。

    至于条政方面,倒是先不用急切更张,很多事情需要先交给都省,枢密,军机处集体讨论。

    讨论的时候,最好太皇太后和陛下亲自旁听。

    这个决议的过程,甚至比结果更加重要。

    这其实是在给太皇太后悄悄的支招,作为真正的幕后老板,没必要冲杀在第一线,这样会导致自身不安全。

    祖孙二人都不是熟悉朝廷制度的主,所有的事情都需要学习掌握,就跟新科进士为官一样,有一个“观政”的过程。

    也不知道太皇太后能不能领会到这层意思。

    随着三位大人物即将返回朝堂,蔡确越来越心慌,最终走出了昏招。

    因为害怕失位,蔡确在上朝议政之时,面奏太皇太后,以太后从父高遵裕复灵武之功,请尊为太尉!

    这里的太尉可不是民间对节度使都统制等高阶武官的尊称瞎喊,而是真正的武官第一人,三公之首的大司马!

    司徒、司空、太尉为三公;太保、太傅、太师为三师。

    本来太尉应当在太保之下,但是宋朝脱胎于军阀小朝廷,因此为了平衡文武站班的街序,生生将太尉提到了太傅之前。

    以太师为文班之首,以太尉为武班之首,置太尉于太师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