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千七百四十九章 非汝辈可议

云雾见青天。

    似乎不如此不足以体现他们的伟光正一般。

    然而记录历史的人,却忽略了大人物们“一言而决”之前的痛苦与艰难。

    还有他们有过的弯路。

    司徒说过,朝庭事务,往往就是在几个烂方案里边,挑选一个相对不那么烂的来执行而已,哪怕圣人再世,也逃不开这种尴尬。

    差别不过多与少。

    把这种尴尬记录下来,不是什么丢脸的事情,反而会告诉天下人当时的现实。

    会还天下人一个司徒口中,自己心中,那血肉丰满的,感情真实的神宗皇帝。

    赵煦对父亲的敬仰,就来自于这样的形象,将心比心,他觉得司徒起码比现在的史官们,把父亲塑造得要好。

    于是果断给漏勺点赞,附赠一条烤串:“舍人这是正经议论,当在朝堂上提出来……等等茂儿你怎么哭了?”

    漏勺接过肉串,谢恩,然后偷偷翻白眼。

    我什么时候不正经过?

    还有郡公为啥哭,多明白的事儿——

    馋哭了呗!

    ……

    丙戌,以之前的资料不够全面,召蔡卞、曾布、范祖禹、赵彦若、黄庭坚,补参《神宗实录》。

    同时将修订的意图明确传达群臣,如果遇到有争议之处,“尽采之,留示后人”。

    不做选择就没有针对,皇帝依旧秉持公正,矛盾依旧在朝臣之间。

    而且赵煦满足了双方喉舌表达的诉求,将“你死我活的斗争”转化为“并列展示任后人评说”,且要求论据必须充分详实可证,谁都不能胡说乱说,更不能借故攀扯打击,这些都是要记录的。

    反正《神宗实录》的本质并不是修正史,而是要通过此次参补,赋予神宗更多的“人性”。

    说得难听一点就是——“卖惨”。

    而且不是假装出来的惨,因为那一段前期历史,大宋是真惨。

    看看那段时间的惨,再对比如今的昌盛,更能衬托出以赵顼为领袖的那代人的伟大,会更加珍惜现在的日子。

    这个弯弯绕相当的精妙,更是改革派和保守派双方都愿意接受的结果。

    而且与“和稀泥”还不一样,因为赵小童鞋有自己的明确立场,且是无可挑剔的,更加高明的立场。

    除此之外,求同存异,大家还得继续在妥协中拉扯着过。

    但是这个口子既然打开,就得好好控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