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千八百零二章 良谋

上,论理魏王就该出渔阳、檀州两路。如今别遣兵马东发来州,非常不妥。”

    “老臣屡次行文,命其不得东进,前日还求得娘娘懿旨,魏王依旧置若罔闻。”

    “其意图昭然若揭,便是要全占三道,以南并北。”

    “东京道北面,高永昌荼毒诸州,屡犯辽河,窥我虚实,其志非小。以老臣所料,不日便要兴兵。”

    “而混同江北,更有女直诸部,见道北之乱,也已跃跃欲试。”

    “而萧奉先镇守宁江,态度暧昧,又是皇后与元妃长兄,其心可知。”

    “婆娑岭乃我朝铁料根本,那里渤海诸族乃是采冶主力,高永昌日夜以恢复渤海国的名义相招诱,若不赶紧驻兵弹压,火速平息高贼叛乱,婆娑岭一失,叛贼一日可得万斤精铁,武装两千部众,不弥月便能扩军九万,到时候再不可制,万事皆休。”

    “情有缓急,事有经权。请苏制置帮忙,人家还担着擅自出兵的风险呢。”

    “对制置来说,大可以隔岸观火,只待辽东易主,再请命进兵扫荡,收归宋土即可,到时候一样人心思安,名正言顺,又何难哉?”

    “故此举对我东京道而言,乃事急从权,对宋朝来说,是存亡继绝。”

    “娘娘大可不必担忧南院群臣会有什么非议,因为我们,已经没有了别的选择。”

    “至于北廷和魏王指责,我们也无惧,因为我们问心无愧。”

    “我们所为,只是为了保住辽国唯一还算安稳的国土,保住一方百姓的性命和资财,保住这个国家最后的生复之机。”

    “南院诸州多年来已经数倍完成了对国家的贡献,以一道之力,输国半之财,养国半之兵。”

    “如今内逢叛逆,外有忧患,黎民水火,上下难安,而朝廷当遣的兵马,何在?”

    “托庇佑于外国,臣亦耻之,陷娘娘于忧虑,臣更耻之。然今日不行此策,娘娘和殿下,终是登火楼以求暂免,栖漏船而寄权安,焚没之灾,料不久矣。”

    萧瑟瑟终于害怕了:“即便请苏制置相助,那也毕竟兵少,能有用?”

    王经说道:“苏制置乃宋国司徒长子,司徒守河北,全境与南京道相接。”

    “如今的魏王,再难以礼义相激,只可以利害相制。南京道乃是魏王根本,司徒足以胁其后路,水师亦可绝其归途,因此他就算不把娘娘和老臣放在眼里,亦不敢不将制使放在眼里。”

    “女直部阿骨打,新近才入贡宋国,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