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完本感言

在网上背上卖国贼的名声,宋神宗和王安石让地几百里给辽国,却依旧形象高大,原因就在于大家心里预设的坎,太高,太顽固,太难打破。

    佛家有一个名词,专门解释这种现象——“知见障”。

    第一章里老周写到,夔州以上,过了渝州,长江就进入了岷江段,老周的一个水利局的同学,特意来提醒老周,说这里犯了一个错误。

    因为岷江是在宜宾才汇入长江,这是一个不该犯的常识性错误。

    老周给她发过去一张地图,谭其骧的《中国历史地图册》宋代部分,上边标示得非常清楚。

    古人认为峡江以上就是岷江,也就是说,他们的心里,重庆到成都,都是岷江。

    如果老周书里写成过了宜宾县才转入岷江,在宋代,反而是错了。

    在古人心里,岷江是长江的源头。长江的上游,分别称作岷江和峡江。

    所以成都是长江发源第一城,而建康是长江入海最后一城,这才有了杜少陵“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的绝句。

    它不仅仅是简单的对仗,也不仅仅是分别描写两个毫不相干,胡乱看到眼里的东西,而是以长江为隐藏的纽带,精心选择来了江头和江尾的两件事物。

    这就是知见障最直接的例子,也是为啥老周写这本书,越写越心虚的原因。

    因为老周也存在这样的知见障,资料也不敢说就已经完全查实,思考不敢说就已经完全周备。

    知见障就好像洋葱,剥掉一层,还有一层。

    这本书里的东西,真不敢说全对,大家看到谬误的地方,尽管提出来,老周一定接受批评,再去查查资料,一起讨论。

    该说说下一本书了,下一本书其实已经开了一个头,是一个理想社会崩溃后直接进入末世,主角在末世中生存的故事,接受书友们的批评,多做减法,老老实实地讲故事,不再掺杂各种各样的说教性的、科普性的“私货”。

    其实老周想表达的,在《山沟》和《苏厨》里,已经表达得差不多了。

    最后还是感恩,感恩各位书友,耐心地看完这本字数超计划过半的,还依然不离不弃。

    谢谢!

笔趣阁_www.bqgxs.f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