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五十四章 抗清少年夏完淳

    钱肃典并未按事先预定的方案在盐官登陆。

    而是至海宁上岸。

    原因是钱肃典认为,如果从盐官转北抄鞑子后路,可能会遭遇鞑子的主力。

    六万大军前锋被灭,怎么着都会有所警惕。

    如果骑兵营正好遭遇敌军主力,那死得太不值得了。

    所以,钱肃典临时决定,为了保险起见,宁可多绕百里,由海宁上岸,经桐乡沿官道包抄。

    事实证明,钱肃典的判断是正确的。

    鞑子大军在获悉前锋被灭之后,就分出了一支偏师留驻嘉兴府。

    也就是说,如果钱肃典部的踪迹被鞑子侦知,就会遭到前后夹击。

    但钱肃典依旧过于保守,他的上岸地点如果走往东百里,选在海盐上岸,那就可以彻底脱出嘉兴府鞑子那支偏师的威胁。

    桐乡在嘉兴到杭州之间,也就是说,钱肃典的谨慎并没有让所部脱离被两头夹击的险境。

    而这个时候,钱肃典和嘉兴府鞑子都互不知情。

    局势变得很迷茫,但天平在向鞑子倾斜。

    当钱肃乐率部从海宁往北,至桐乡附近一个叫平桥头的地方时,前出的斥候突然回报,前方有战斗,交战双方人数达到三四千人。

    钱肃乐听闻,立即赶往察看。

    其实这个时候,不用猜就明白一方肯定是鞑子,但另一方是谁就难猜了。

    杭州至嘉兴一路,之前全被清军占领,李自成余部已经撤往江西、湖广一带,此时正与隆武朝合作,在江西境内与鞑子大战。

    而明军在这几乎已经绝迹,不是南撤就是投清。

    那么这支部队会是谁呢?

    当钱肃典看到战场时,惊愕了。

    这哪叫一支军队?

    其中没有一人穿军服的,手中的武器更是千奇百怪。

    柴刀、菜刀、木棍、锄头、耙等等,只有想不到的,没有不存在的。

    三牛录大概九百左右的鞑子步兵,生生将这支三千人左右队伍追着打。

    这简直就是咄咄怪事。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这支队伍是明人。

    钱肃典迟疑了,救不救?

    此地离嘉兴府仅七八十里,离杭州府百余里,万一惊动了鞑子,那就会令包抄偷击战演变成野战。

    这样自己麾下六百号人,处境就会极度危险。

    但钱肃典果真是钱家的种,他的品性与钱老头有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