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百七十五章、祖传铲



    就在我走过一片草丛的时候,我被一块石头绊了一下,差点摔倒,本来这山坳里就有些闷,这一下,我被惊出了一身汗,那石头也被我带了出来。我心有余悸地回头一看,这哪儿是什么石头,明明就是半块石砖。我狠狠地在石砖上踩了一脚,可是脚还没下去,我就发现了坟的不对之处。

    按道理讲,这坟包没有坟砖加上什么米

    汤之类的混合物,早该在百年前就被水流和山风什么的腐蚀成平土坡了,结局应该与那石碑差不多。这石碑都能被吹成那样,何况泥土堆积出来的坟头?可是,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坟头如今的这种样貌呢?

    我拿起石砖,看了又看。这砖和坟碑的材料完全不同,属于一种青石。这就是活脱脱的大石头凿刻成砖的样子的,特点就是结实,过个百年拿起来往地上砸都不见得能砸坏,古人要么拿它铺设在坟里,要么就是把它堆在坟包上面,因为它的颜色,再加上各种雕刻或摆放组合,会显得庄重美观,这大概也就是明代之后开始流行起来的。

    但这就是问题所在了。按道理讲,这东西应该在这坟包之上,之后要撒石灰,再是鸡血辟邪,最后填土夯实,过个几千年都应该没什么问题的,可是这东西怎么跑到周围的杂草堆里来了?!难道是因为山风剧烈,或是水洪湍急,硬生生地把石砖给吹掉了?这个解释显然非常不合理。

    另一处不合理的是,就算没有石头,这么大的坟用石灰也需要不少呢。就算只过了千年,这石灰经水流过,也会将周围弄个寸草不生的,最次也该是秃一块、草一块的,可是……可是这附近的草长得如此茂盛,怎么看也看不出曾经有过被石灰水腐蚀过的样子。

    除非坟里根本就没有撒过石灰。坟里不撒石灰的,古代倒也有过这习俗,但是年代又有些对不上了,因为不撒石灰的习惯得追溯到三国之前,那时候,石灰的作用不被人们所完全了解,想用到坟上可能性也不大。

    瘦子不知道什么时候站到了我身后,突然低声说:“喂,你看什么呢?”

    我吓了一跳,赶忙转身,一口馒头塞进嘴里,“嗯,我找到坟了!乖乖,真是个大家伙啊!”

    瘦子看了我一眼,没说话。他估计是吃过饭了,手里握着一把洛阳铲。他的这把洛阳铲,连我看了都非常喜欢,全身乌黑,铲头圆中带尖,尖锋钝中有利,铲圆极小,连接之处明眼人一看就知道,不像我们的是焊接上去的,而是一体的。

    那铲身上还有好些花纹,很像一些咒文,跟一把武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