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八十九章 胭脂湖

在长安市斤坊间传闻不少,风流之名更是“如雷贯耳”,连在宫中的李愔都有耳闻,故而有此一言。

    李恪看着李愔的模样,不禁笑了出来,回道:“坊间传闻岂能当真,阿兄自突厥回京后便拜翼国公为师,每日习武,哪那份寻花问柳的闲功夫。”

    李愔对李恪问道:“那阿兄今日带我来此是为何事?”

    李恪并未直接回答李愔的话,而是问道:“你自长安南下可是走的水路。”

    李愔回道:“那时自然,我自洛阳下运河,一路来此。”

    李恪又问道:“那你南下乘的是什么船?”

    李愔回道:“自然是朝廷所遣派的官船。”

    李愔贵为亲王,此番南下又是宣旨而来,自有朝廷官船一路护送。

    李恪接着问道:“那你可曾见到来往运河之上的地方漕运船只。”

    李愔回道:“漕运的民船一路上倒是见了不少,尤其是在淮南几处靠岸的码头,地方漕运上的各色船只更是多的宛如云集。”

    淮南大雨初停,积攒了月余的漕运货物都亟待南北通运,李愔在这个节骨眼上南下,看到来往船只密布自不奇怪。

    李恪道:“今日为兄来此便是与此有关。”

    李愔听了李恪的话,先是一愣,接着才玩笑道:“莫不是阿兄也相中了漕运的买卖不成?”

    李愔之言本是玩笑之意,因为在时人眼中,漕运之人都说些船工抑或是走卒贩夫之类,属下九流之列,为士所不屑,诸如长孙无忌、褚亮那般的朝中公卿便更是如此。

    如今的天下是世家门阀的天下,真正能影响国运走向,甚至对储位之争产生巨大作用的也是那些世家门阀,没有会把淮南这些方才兴起二十余年,位卑名低的漕帮人看在眼中,更不屑拉拢。

    寻常士人尚且如此,又何况天潢贵胄的李恪呢?

    要知道李恪和李愔乃嫡亲兄弟,他们的身上流着的不止是隋唐两朝的帝王血脉,更是陇西李氏与弘农杨氏这两家当时顶级世家门阀的血脉,尊极一时,与河运上的那些下苦人似乎本就是云泥之别,自然也该敬而远之。

    不过李恪却不是真正的唐人,心中所思所想自也大不相同,在旁人眼中两河漕运不过是个添头,民间营生的买卖,但在李恪的眼中却绝非如此,没有任何人比李恪更加清楚“漕运”这两个字在百余年后的重量。

    “今日之势,国依兵而立,兵以食为命,食以漕运为本。”漕运若成,可为国之命脉,这句话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