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星辰变》简体出版了

三个月,平叛结束以后汉景帝并没有处罚周亚夫,而且重用周亚夫,非常信任周亚夫。那说明汉景帝对周亚夫不奉诏这件事根本不在意,这个不在意我们可以倒着推出来,他们开始的时候是有过一个约定的,就是要把梁国扔给吴楚兵。如果梁国被攻破了,那也是牺牲局部,保全了大局。如果梁国被削弱了,那刚好满足了汉景帝的愿望,梁国的被削弱,梁王今后再向他的哥哥汉景帝叫板的实力就弱了。吴楚七国之乱平叛,梁王是立了大功,据史书记载,平叛结束以后,梁国立的功和中央政府立的功是各占一半。他能以一个诸侯国的人力物力立了一半的功劳,梁王是立了大功的,立了大功的梁王当然更具备竞争储君的地位了。也就是平叛之后的第二年,汉景帝突然宣布,立皇长子为太子。但这时候薄皇后没有废,也没有立栗姬,只是立了太子。他这个立太子明面上看,他是应大臣们的要求,因为他当皇帝当了四年了没有立太子,太子是国之根本,所以大臣们有这个要求。另一方面,汉景帝是想用立皇长子的办法封堵梁王。所以窦太后第一次发力去为梁王争取储君的事情就这样宣告失败了。

    画外音;通过王立群先生的讲述,我们知道汉景帝并不想把皇位传给梁王,所以梁王虽然在平定吴楚七国的叛乱中立有大功,但汉景帝却迅速把栗姬的儿子刘荣立为太子。太子人选已经确立,按说太子之争就应该结束了。但《史记-外戚世家》记载,栗姬在汉景帝病重期间做出了一次不理智的行为,这使汉景帝对她的态度发生了很大的转变。栗姬究竟做出了怎样不理智的行为,她的不理智会对太子刘荣的地位产生影响吗?王立群先生又是怎样分析的呢?

    梁王刘武虽然在平定吴楚七国之乱中立有大功,但汉景帝心目中的储君人选并不是梁王。为了封堵梁王,汉景帝迅速把栗姬的儿子刘荣立为太子,但栗姬却因为一次不理智的行为在汉景帝的心目中留下了不好的印象。栗姬究竟做出了怎样不理智的行为,她的不理智会对刘荣的太子之位产生影响吗?

    但是这件事情失败以后不久又发生了一件事,就是汉景帝病重,这件事情发生在什么时间呢?因为在病重期间,汉景帝就感觉自己的这个病未必能好,所以他给栗姬一个嘱托,就所谓的托孤了。这个嘱托说,“百岁后善视之,栗姬怒,不肯应,言不逊,景帝恚,心嫌之而未发也”,就是汉景帝在病重的时候,把这些已经封为王的这些儿子都托付给栗姬,让她好好照应这些皇子,这个话至少说明两点:第一,汉景帝对自己的病情很不乐观;第二,吕后之祸的惨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