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百零六章 视察钢管厂

大一块地方,也怪不得想动脑筋的人有很多。

    因为今天陈宁来视察,早一天得到消息的金纪林特别安排了不少在家轮休的工人来上班,以营造钢管厂还没到山穷水尽地步的气氛。虽然陈宁钢管厂的业务不太懂,但是转了一圈之后,仍然发现钢管厂的设备陈旧,产品也都是些过时产品,而且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还是很大的。

    在钢管厂布置一新的会议室里,四周墙壁上挂满了显示钢管厂以前的辉煌。曾经的钢管厂因出产国内一流的优质无缝钢管,一度转为军工企业,直到改革开放之后,才和军工脱钩,转为由阳城市政府直属的国有大型企业。在改革开放初期那个物资贫乏,但各地又开始大建设的年代,钢管厂也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二十年前,总设计师在巡视东北的时候,还特意到过阳城钢管厂视察。在会议室中间的那堵墙上,就挂着总设计师和当时厂领导亲切握手的巨幅照片。

    陈宁在谈到国企产权制度改革时,特别提出现在的国企产权制度的改革必须要走出“退出就是卖光”这个误区。

    “大家都知道我在调到阳城市之前,在国资委工作。可能有些同志还知道我去年曾带领国资委调研组就国企改革曾到阳城做过专题调研。现在很多人也包括一些政府部门的人都说国资委的任务就是卖国有资产,卖光了,国资委的使命也就结束了。”

    陈宁说到这里,会场中响起了一阵善意的哄笑。陈宁摆了摆手,继续说道:“大家不要笑,大家都想想,是不是这么回事,我们以前一提到国有资本的退出,国企产权制度的改革,就是一个字“卖”。从表面上看,卖掉了,原本亏损的包袱被甩掉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增加了,这是一举两得的好事。但是他们没有想到,如果到了真正全部卖光以后,政府就成了瘸腿的政府,弱势的政府。大家可能也从新闻中看到过,在俄罗斯私人大亨敢跟政府叫板。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我在中央党校学习的时候,老师专门让我们研究过这个课题,这就是前苏联在政治体制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中盲目私有化所造成的。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自从我们国家开展国企改革以来,也有不少成功的例子。就比方说我曾工作过的临州市,从一九九五年到至今,国有资产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长。怎么会越卖越多呢?这就是他们善于在资产转化为资本,对有竞争力的企业,采取只娶不卖的方法,通过增量扩股,把别人分散的资金引进来。所以,我相信只要我们阳城钢管厂只要还有竞争力,困难只是暂时的,我们一定能走出困境,迎来灿烂的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