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六章 计较

在中国晚清民初的近代史上留下了很深的印记,谭延闿也仅仅知道一个大概。尤其是小凤仙和蔡锷的故事,流传甚广,而蔡锷便是留日士官系中的佼佼者。

    “如果能够把侍卫队中优秀的人才送到德国去学习,那么出来的军官绝对不会比留日士官系差,毕竟日本陆军的那一套也是从德国学来的,纵观今后几十年的历史,德国陆军在各个方面都远超同时代的其他军事强国的陆军,要不是树敌太多,两次世界大战也不会连底裤都给输掉。如果我打造出一支‘留德士官系’出来,不知道他们会在将来的历史上有什么作为?!”谭延闿心中想到。

    这几天进入江西的地界,始终没有碰到土匪的骚扰,也可能是他们在福建的“凶名”太盛,两地土匪之间肯定有联系,江西的土匪可能是因为他们手段太绝,所以才不敢来招惹他们。而谭延闿这支“商队”也没有放松警惕,尤其是在野外宿营的时候,放哨、搭建营地、构筑简易工事进行的井井有条,甚至还会在营地周边布置一些报警用的陷阱,免得在深夜被突然袭击的时候被打个措手不及。

    而这段时间,谭延闿考虑的更多的是侍卫队以后的发展,重要的还是他自己今后的前途。尽管他快要面对乡试了,乡试的结果对他来说也非常重要,不过谭延闿对科举考试实在是提不起什么兴趣,只是凭借着自己出色的记忆力,将能够到手的书全部都给一字不落的背下来,到时候写文章就结合自己后世的一些见识,写出来的文章也倒是四平八稳,重要的是他知道该对哪些内容避讳,不该说的话他是绝对不会瞎写的。

    “三公子,听说你这次去湖南是参加乡试么?”一名年轻的士兵来到他的身边轻声问道。

    这名年轻的士兵谭延闿认识,他手下侍卫队一百二十人总共分成了两个大队六个小队,每个小队二十人,从中选出一个军事素质最好的士兵来担任小队长,而这名名叫杨超的士兵就是六个小队队长之一,前些天非常隐晦的劝他不要再杀人的刘禹也是其中的一个小队队长。

    杨超能够给谭延闿留下印象不仅在于他是一个小队长,而是因为杨超非常年轻,比他大两岁是六个小队长中年龄最小的一个,也读过私塾,比较有意思的是这小子的字是“子瞻”,那可是苏轼的表字。最出彩的是杨超的语言能力非常好,到现在为止侍卫队中每次进行德语考试的时候,杨超的笔试和口试成绩都是最好的。

    “如果以后真的要选送军事留学生去德国深造的话,这小子可是一个好苗子!”谭延闿看着杨超暗自想到。尽管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