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五十四章 常熟

不敢想的事情——“这父子两人真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一样!”翁同龢心中欣喜的想到。

    不要以为只有洋务派重视后续人才的培养,像以枢臣为主导的清流派也是非常注重人才培养的,要不然翁同龢、潘祖萌和童华等人也不会在十年前便开始提拔张謇了。张之洞培养人才不像李鸿章那样非要有老乡或是姻亲关系,人才的来路比较广,但是却没有李鸿章那样占了先天的先手和经营时间长,相比之下清流派的人才培养比洋务派的境况还要惨,否则一个四十岁还没有走完科举之路的张謇也不会成为香饽饽——实在是人才稀少又难得啊!

    “世叔,请过来看看,侄儿可是大老远给您老带了不少好东西来!”当宴会结束后,众人酒足饭饱都陆续散去,翁同龢便邀请谭延闿到他的书房一叙,而谭延闿则让人带上一个大包袱,这让翁同龢感到非常奇怪。两人在书房刚刚坐定,谭延闿便将手中的包袱放在一张茶几上,慢慢打开让翁同龢过来一起看看。

    “哦?腐衣、鸭囊?还有腊鸡?!”翁同龢看到包袱里的几样江南特产,心中立刻感到一股暖流——还是谭文卿最知他心!

    这几样江南特产是谭钟麟特意让谭延闿在途径上海的时候采购的,送礼也是一门极高的学问,尤其是送礼的对象是翁同龢这样的清流首领,那些黄白之物就算再多在翁同龢的眼中也是落了下成,熟悉翁同龢性格的谭钟麟可不会干这样的傻事,图遭翁同龢的鄙视之外不会有任何结果。谭延闿对这几样礼物也是非常满意——翁同龢做为帝师常驻京师,据说光绪皇帝对他非常依赖,简直是把翁同龢当成爸爸一样来看待,这样一来除了让翁同龢的政治地位更加稳固之外,还使得他很少能够回到家乡,就是自家的祖坟破败的不成样子,才好不容易从皇帝那里讨来两个月的假期,得以回到家乡常熟重修祖坟。

    想这样一个自学成进入仕途之后就没有回过家乡的人,最能够打动他的东西莫过于几样非常简单的家乡特产,从“家乡”亲情出发来送礼,对付这样的人可以毫不费力的攻破对手的心理防线。谭延闿对老头子这一手佩服的了不得,现在看到翁同龢从包裹中拿出一瓶绍兴黄酒,虽然还没有开泥封,但是老头子那份陶醉的感觉已经让谭延闿知道他这份礼送的非常贴心、非常成功!

    “家父说世叔少小离家甚少回乡,少不得不堪思乡情重,所以特命侄儿在路上买了些江南特产,这腊鸡京师也有,不过父亲特意嘱咐一律从江浙采购,京师所产味道不正,恐不合世叔胃口……”谭延闿在一边恭敬的说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