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好,现在工作还没有具体展开,他手头上的工作清闲的很。不过谭延闿是个闲不住的人,除了应付李经方之外,他还是愿意在北洋幕友堂中走动,总文案于式枚给他也分配了一些处理公文的工作,不过这些事情都是谭延闿在父亲手下经常干的工作,各项任务处理的井井有条,颇得于式枚的看重。
得到李鸿章的同意之后,谭延闿炮制了一篇“专访”,打算过几天发表在《强学文摘》上为李鸿章造势——这是谭延闿想出来的办法,通过报纸等舆论工具来展现李鸿章对中日战争的态度,以高调姿态来主张对日强硬,一改李鸿章几十年来避战求和的“汉奸”形象。
翁同龢是不懂这些“作秀”手法的,这样可以使李鸿章占领道德上的制高点和翁同龢继续斗下去,等在后面的还有一个专门为翁同龢挖的“大坑”——周馥起草的求饷折子很快就要上呈京师,这是塞给翁同龢的一个烫手的山芋,逼着翁同龢四处为北洋筹钱,如果翁同龢不上钩,那就在各种报纸上刊载出来,以翁同龢爱面子充当“直臣”的性格,就算豁出性命也会筹好北洋继续的军购采购资金。
刚刚进入军机处称为军机大臣的翁同龢屁股还没有坐热,他的麻烦很快就来了,这倒不是李鸿章来逼他,那份奏折还在周馥的笔下没有完工呢。正所谓恶人自有恶人磨,翁同龢最为头痛的不是李鸿章或是张之洞,比这两个人还厉害的自然是内务府,他翁同龢执掌户部在内务府的人眼中俨然是块肥肉,和数年前执掌户部的阎敬铭不同。
阎敬铭是又臭又硬加上身份资历老,湘军之中阎敬铭的资历最老,门生故旧势力极大,内务府拿阎敬铭根本没有办法,半两银子也抠不出来。慈禧太后虽然对阎敬铭阻挠自己大办寿辰庆典感到恼火,但是阎敬铭的资历又不得不让她感到棘手,无奈之下将阎敬铭赶出了户部,接替者便是和满族大员关系融洽的翁同龢。阎敬铭苦心经营户部积累了八百万两银子,离开户部他也是不放心,对翁同龢千叮咛万嘱咐要妥善保存元气把银子用在该用的地方,开始的时候翁同龢对内务府还是持抵制态度的,后来考虑到太后与皇上之间的关系,他也走上了醇王的老路对内务府进行妥协,这几年是他退内务府近,持续下来到今天户部真的变成了内务府的提款机了。
内务府是什么地方?自从谭延闿进京的第一天看到内务府门前车水马龙的排场,心中多半也就明了了——都说晚清的衙门是吞吃白银的地方,而这内务府则是这些衙门中排名第一的。内务府掌内廷事务,但凡宫中的吃饭、穿衣、营造修
得到李鸿章的同意之后,谭延闿炮制了一篇“专访”,打算过几天发表在《强学文摘》上为李鸿章造势——这是谭延闿想出来的办法,通过报纸等舆论工具来展现李鸿章对中日战争的态度,以高调姿态来主张对日强硬,一改李鸿章几十年来避战求和的“汉奸”形象。
翁同龢是不懂这些“作秀”手法的,这样可以使李鸿章占领道德上的制高点和翁同龢继续斗下去,等在后面的还有一个专门为翁同龢挖的“大坑”——周馥起草的求饷折子很快就要上呈京师,这是塞给翁同龢的一个烫手的山芋,逼着翁同龢四处为北洋筹钱,如果翁同龢不上钩,那就在各种报纸上刊载出来,以翁同龢爱面子充当“直臣”的性格,就算豁出性命也会筹好北洋继续的军购采购资金。
刚刚进入军机处称为军机大臣的翁同龢屁股还没有坐热,他的麻烦很快就来了,这倒不是李鸿章来逼他,那份奏折还在周馥的笔下没有完工呢。正所谓恶人自有恶人磨,翁同龢最为头痛的不是李鸿章或是张之洞,比这两个人还厉害的自然是内务府,他翁同龢执掌户部在内务府的人眼中俨然是块肥肉,和数年前执掌户部的阎敬铭不同。
阎敬铭是又臭又硬加上身份资历老,湘军之中阎敬铭的资历最老,门生故旧势力极大,内务府拿阎敬铭根本没有办法,半两银子也抠不出来。慈禧太后虽然对阎敬铭阻挠自己大办寿辰庆典感到恼火,但是阎敬铭的资历又不得不让她感到棘手,无奈之下将阎敬铭赶出了户部,接替者便是和满族大员关系融洽的翁同龢。阎敬铭苦心经营户部积累了八百万两银子,离开户部他也是不放心,对翁同龢千叮咛万嘱咐要妥善保存元气把银子用在该用的地方,开始的时候翁同龢对内务府还是持抵制态度的,后来考虑到太后与皇上之间的关系,他也走上了醇王的老路对内务府进行妥协,这几年是他退内务府近,持续下来到今天户部真的变成了内务府的提款机了。
内务府是什么地方?自从谭延闿进京的第一天看到内务府门前车水马龙的排场,心中多半也就明了了——都说晚清的衙门是吞吃白银的地方,而这内务府则是这些衙门中排名第一的。内务府掌内廷事务,但凡宫中的吃饭、穿衣、营造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