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道。
“不给便是我们户部的错,合肥便得了口实,将来不仅太后皇上那里我们说不过去,就是天下人面前我们说得过去么?给是要给,但也不能全给,户部的堂官们审核一下,新购舰船是不能再添了,其他的想办法控制一下,争取控制在八百万两银子之内,这样户部也还可以支撑一段时间……不过应该上书皇上,为了应付战争,必须借款,否则难以应对!”翁同龢最终拍板。
天津和京师离得这么近,京师有什么动静很快便能够传递到李鸿章的耳朵里,翁同龢主持的户部部分批准了战备采购,虽然有些不痛快,七减八减真正批下来的也只有不到八百万两,李鸿章原本也没有指望翁同龢在这上面大笔一挥全部通过,能够有八百万两的收获他已经知足了,这可是相当于北洋水师两年的军费,这么多年来北洋还没有得到过这么充足的军费,唯一可惜的便是他现在正要面对日本人的威胁。
在宣战诏书颁布后,驻日公使汪凤藻便从日本启程回到中国,不过临走的时候他也向中国发回了最后一个关于日本目前状况的电报——日本已经回应了中国的战诏正式向中国宣战。说起来也非常可笑,日本的战争理由是中国向朝鲜派兵威胁了日本在朝鲜的利益,对于吉野舰队率先攻击济远舰队只口不提。不管怎么样,日本已经正式开始运作起来了——日本舰队又出现在了朝鲜海域,并且也开始向朝鲜运兵。
也正是因为日本的行动,使得北洋内部有人又翻出了方伯谦,由此谭延闿终于明白在北洋水师内部“广结善缘”的方伯谦为什么和提督丁汝昌闹翻的原因——数月前方伯谦曾经直接上章李鸿章,提出了五条建议,其中有两条是关于北洋水师的——第一便是谓海军战舰,合则力厚,分则势单,未决裂前宜速召聚一处,遇有变局以便调遣……二则当速添战舰,倭之敢轻我中国者,以我海军战舰无多,且皆旧式,不及其新式快船、快炮之利。倘我速添速率之船多艘,并各船上多添快炮,则彼自闻而震慑……
方伯谦的这五条建议也不算是越级递交,曾经在丁汝昌手中打过转,结果却没有了消息。对于日本的威胁感受最为深刻的便是北洋水师,这些大都出身福建马尾的水师学堂并且前往英国深造过的管带们,对于日本在海上的日益嚣张深有体会,心中都明白中国和日本的海军迟早都要干上一场。当然这些管带回国后由于各种原因几乎集体走向堕落,但是这点眼光他们还是有的,要打仗他们将会排在第一个,关系到自己的身家性命,就算要得罪人也顾不得了,所以才有方伯谦上书
“不给便是我们户部的错,合肥便得了口实,将来不仅太后皇上那里我们说不过去,就是天下人面前我们说得过去么?给是要给,但也不能全给,户部的堂官们审核一下,新购舰船是不能再添了,其他的想办法控制一下,争取控制在八百万两银子之内,这样户部也还可以支撑一段时间……不过应该上书皇上,为了应付战争,必须借款,否则难以应对!”翁同龢最终拍板。
天津和京师离得这么近,京师有什么动静很快便能够传递到李鸿章的耳朵里,翁同龢主持的户部部分批准了战备采购,虽然有些不痛快,七减八减真正批下来的也只有不到八百万两,李鸿章原本也没有指望翁同龢在这上面大笔一挥全部通过,能够有八百万两的收获他已经知足了,这可是相当于北洋水师两年的军费,这么多年来北洋还没有得到过这么充足的军费,唯一可惜的便是他现在正要面对日本人的威胁。
在宣战诏书颁布后,驻日公使汪凤藻便从日本启程回到中国,不过临走的时候他也向中国发回了最后一个关于日本目前状况的电报——日本已经回应了中国的战诏正式向中国宣战。说起来也非常可笑,日本的战争理由是中国向朝鲜派兵威胁了日本在朝鲜的利益,对于吉野舰队率先攻击济远舰队只口不提。不管怎么样,日本已经正式开始运作起来了——日本舰队又出现在了朝鲜海域,并且也开始向朝鲜运兵。
也正是因为日本的行动,使得北洋内部有人又翻出了方伯谦,由此谭延闿终于明白在北洋水师内部“广结善缘”的方伯谦为什么和提督丁汝昌闹翻的原因——数月前方伯谦曾经直接上章李鸿章,提出了五条建议,其中有两条是关于北洋水师的——第一便是谓海军战舰,合则力厚,分则势单,未决裂前宜速召聚一处,遇有变局以便调遣……二则当速添战舰,倭之敢轻我中国者,以我海军战舰无多,且皆旧式,不及其新式快船、快炮之利。倘我速添速率之船多艘,并各船上多添快炮,则彼自闻而震慑……
方伯谦的这五条建议也不算是越级递交,曾经在丁汝昌手中打过转,结果却没有了消息。对于日本的威胁感受最为深刻的便是北洋水师,这些大都出身福建马尾的水师学堂并且前往英国深造过的管带们,对于日本在海上的日益嚣张深有体会,心中都明白中国和日本的海军迟早都要干上一场。当然这些管带回国后由于各种原因几乎集体走向堕落,但是这点眼光他们还是有的,要打仗他们将会排在第一个,关系到自己的身家性命,就算要得罪人也顾不得了,所以才有方伯谦上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