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六十四章 扩散

军相比,但是北洋海军的定镇两巨舰都是德国造。

    可以说现在的中国对德国的军事是非常迷信的,而谭延闿也对历史上的德军有些迷信,而德国在干涉日本的行动中,可以说是进一步巩固了德国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好感,一直以来中德两国是“友好国家”。只有谭延闿才对这种论调嗤之以鼻——历史上日本能够窃取山东权益,完全都是因为德国强占胶州湾所引起的祸端。在中国,山东的地理位置极为显要,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更是环卫渤海拱卫京畿重地,谭延闿更相信德国人的眼光,这胶州湾乃是承上启下之地,德国人为了它可是策划了几十年,别的地方都没有看重,偏偏就盯住了胶州湾不放,可见这里地理条件和位置的优越性。

    胶州湾曾经也是作为北洋海军基地的选址之一,不过当时李鸿章选择了旅顺和威海卫作为北洋海军的主基地,但由于胶州湾的地理位置优势,胶州湾的防务也没有落下,只是因为经费问题时建时停,规模也没有上去。胶州湾留给谭延闿印象最为深刻的便是那座栈桥了,这也是后世青岛的一个著名旅游景点,前生他虽然没有去过,但照片总是见过的。

    现在的胶州湾防务主要有五座炮台和三个营的兵力来把守,炮台是五门一百五十毫米口径的火炮,三个守备营兵力一千五百多人,还有十来门轻型野炮。这样的防卫力量可以说是比较强了,但是这个时代中国军队什么样的水平,谭延闿心中还是非常清楚的,这样的兵力就算只有一百个德国兵也可以将他们缴械。不过值得称道的是守卫胶州湾的清军将领是六十八岁的章高元。

    当时驻守胶州湾的清军总兵是章高元,平心而论,此人并非饭桶。 章高元早年入淮军,隶刘铭传部,曾参加过镇压太平军和捻军起义,累迁至副将擢总兵,因为英勇善战,被朝廷赐号“奇车巴图鲁”。后随刘铭传戍守台湾,“平日认真操练,临敌尤能奋不顾身”。 一八八四年,法军入侵台湾,章高元奉刘铭传之命,往援沪尾(今淡水)。在基隆战役中奋勇作战,荣立战功,更勇号“年昌阿巴图鲁”,擢登莱青镇总兵,驻守山东半岛。他与王孝祺、聂士成一时并称淮军后起三名将。

    想想章高元能够和聂士成相提并论,可见这家伙绝对不是卫汝贵之流的草包软骨头。刘铭传现在还在鸭绿江边上整顿军务,传闻朝廷有意设立东三省总督,而这总督的头号人选便是在甲午战争中力挽狂澜的刘铭传。

    不过刘铭传的年龄已经很大了,最重要的还是他的身体状况不是很好。谭氏父子因为在甲午战争期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