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八十一章 顺风船

兴建各式学堂之用……”

    “怎么朝廷也想要插上一手?!”伍轩仁有些惊异的问道。

    “朝廷自然是不会想得这么远,朝堂上的诸公想银子都快想疯了,可是他们想得是如何从百姓的身上拨下层皮来好充实自己的腰包……”谭延闿有些不屑的说道:“这件事是我私下决定的,李鸿章暗地里存下的这笔银子知道的人很少,当时他也是为北洋留条后路,不过没有想到甲午战争会败的那么惨而已……我想这次生意的盈利除了改善民生要用掉一部分之外,最重要的还是要在天津、济南等这直隶总督辖下三个省中最重要的几个城市中推广义务教育!”

    发展教育是谭延闿最想做的事情,历史上辛亥革命之后便实施的所谓“民主”在他眼中最大的失败之处便是国民的思想还停留在“皇帝老子”的层次上,他们根本不明白什么叫做民主参政,更不知道如何在新的环境下来保护自己,归根结底就是“民智未开”。

    民智未开的情况下便大肆使用民主,妄图一夜之间就建立起一个新型国家体制来,这想想都不可能——建立在沙滩上的高楼怎能经得住大潮的冲刷?!没有个几十年的教育建设,在根本上来改变国人的教育水平是无法建立新型的国家体制的。

    谭延闿在《变法九要》奏章中并没有加入旗帜鲜明的废除科举制度,而是改为发展西方教育体制,朝廷能够在科举制度之外开放其他取士途径,开经济特科、西学特科等科目。一方面为的是避免将自己送到全天下读书人的对立面上去;另外一方面也是认为骤然取消现行教育体制,而新的教育体制连影都没有,这中间的断层该怎么来弥补?!

    现在谭延闿要做的便是调动直隶府库的密银到国际市场上做一些有把握的投机生意,在最短的时间内取得更多的利润,除去改善民生之外,重点便是为推广义务制教育奠定物质基础。只要有了充足的资金,在几个大城市中建立义务制教育,不出十年中国的新型知识分子队伍将会大为扩大,在这十年之内这科举制度的墙脚也会被各路诸侯给挖空,停办科举之后新型人才可以立刻顶上去,不至于使国家元气在这上面受到太大的损伤。

    “难道我们捐助教育的资金还不够么?”

    “不是不够,咱们通过各种渠道捐资助学的资金可以说是已经非常庞大了,但是中国也有句古话叫‘财不露白’,我们这么大手笔的捐银子很可能换来的是朝廷的贪婪,所以要想个正规法子来办这件事。况且我们能够帮助的一时,能够帮助一世么?基础教育的普及才是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