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九十二章 申诉

颐和园相比,记忆中的颐和园真的是掉渣到家。在这个园子上不仅赔进去了北洋海军和整个甲午国运,就是甲午战争结束,谭钟麟接手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之后,每个月谭氏父子都会多则十来万,少则五六万两白银孝敬慈禧太后,这笔款项是专门来继续修缮颐和园的。

    日积月累下来,谭氏父子捐给慈禧太后的修园款项总共加起来也有个三四百万两之多,这还不算上逢年过节的额外孝敬。这么一大笔款项大多都是来自直隶地方收入,因为谭延闿治理卓有成效,直隶一省又是总督兼任巡抚,所以当地经济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尤其是天津更是直追中国商业中心上海。

    谭氏家族和伍氏家族以各种外国身份在美国、英国开设公司反过头来在天津、山东、保定、郑州等直隶总督辖下三省主要城市设立商行、工厂等产业,这些产业有力的促进了地区经济发展,并且上缴了巨额利税。正是依托这样的官商背景,这些产业在三省出了初期阶段受到过地方官员骚扰之外,在剩下来的时间里被谭延闿以此为借口收拾了一大批官员之后,得以顺利发展。

    这些产业除了正当经营之外,还担负着另外的使命——和国外洋行竞争,大力收购当地的土特产品,然后出口到国外。以谭氏家族和伍氏家族的商行为首,在庞大的资金链和官方背景支持下,中外商行几次交锋都没有落到下成,进出口渠道日益成熟使得国外洋行的日子不太好过。

    通过间接投资回收利税,这才支撑着直隶总督每个月都向内务府输入银两——这些资金是隐形资金并不经过税务账面。谭延闿心中非常清楚,内务府是慈禧太后敛财的左膀右臂,与内务府搞好关系就是和慈禧太后搞好关系。

    尽管谭氏父子向内务府输入资金供慈禧太后修缮颐和园或是进行其他享乐,在李鸿章时代也有过。不过李鸿章是挤牙膏式的,只有在醇王或是当时的庆郡王奕劻“提点”之下,北洋才会输入资金,而且一次少则几十万两,多则两三百万两。谭钟麟执掌北洋之后,虽然没有李鸿章这么一次性大量捐款,但是胜在每个月都有一笔专门的款项,每逢月底不用催促便自己遣人走账,这也让内务府上上下下格外满意。

    在谭氏父子的支持下,慈禧太后的日子过得比李鸿章时代要舒服的多,颐和园的修缮从甲午战争结束之后就从来没有停过。虽然老太太嘴上没有说,但是心中还不清楚这是谭钟麟父子的孝敬?是以当陈飞以资历如此浅薄之下,升任直隶按察使却是一路同行没有受到过半点难为,其余总督府幕友堂有志于仕途的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