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陆军递交上来的方案,上面没有扩军的字眼,只是强化两个方面——陆军参谋部希望能够彻底接手直隶、山东、河南三省绿营、河防营等旧式军队的改造,并且有裁汰不合格的士兵和征召兵员的权力,规模保持在以前同等水平,但是大为提高的质量后,这和扩充北洋陆军没有什么区别;第二便是提出了精兵政策,北洋七镇和三省督标、抚标等正规建制内从哨到镇的各个指挥岗位全部采用双岗甚至是三岗制,一旦有事则将这些第二套或是第三套指挥班子分拆出来,以最快的速度可以建成另外一支部队。
“这不是苏联的‘影子部队’么?!”谭延闿有些惊讶的想到。
在谭延闿心中未尝不想这么干,不过他却没有想到这种“影子指挥系统”,而是在大部队中筹建一个精英级的小建制部队挂靠,如果有需要可以将这个小建制部队拆散扩军成为新的部队。这种方案相对于杨超等六人提出的“影子指挥系统”自然要差了不少,而且更能够起到隐蔽扩军的目的——直隶三省人口众多,兵源也相当充足,而且向西的陕甘也都是比较不错的兵源地,除了土匪多点,刀客多些之外,没有什么强力的抵抗力量,而且谭钟麟当年在陕甘总督位子上有非常高的威望,不要说召汉人兵,回族兵也没有问题。
谭延闿前生的记忆中也曾听说过苏联部队中的一些奇闻,尤其是这种“影子部队”对于像他这样不能过于名目张胆的扩充军队数量的情况下,有着极大的好处,同时也可以控制陆军成本在和平时期不会太过沉重。
“你们陆军的方案我已经看过了,很不错!对于直隶三省内的旧式军队的改编,我可以放权给你们北洋陆军参谋部,然后从军中选取优秀教官对他们训练……当然以前你们也派出过教官对其训练,不过这次不一样,北洋陆军参谋部所派出的军事教官不仅对士兵训练有发言权,连带对旧式军队的人事权我也可以给你们,并且还可以让你们淘汰那些不合格的官兵……潘风逸的第三镇不是还在山西境内么?你们裁汰下来的空缺可以叫他在山西就地征兵……”
在陆军会议结束之后,谭延闿单独留下了杨超等六人——杨超、刘禹等人是留德士官系内的核心,谭延闿对他的军官团是有些隔膜,不过谁是核心他还是清楚的,不然他怎么去管理自己北洋军?他不是慈禧太后,对于军队内部产生的核心他并不放在心上,这个时代你不能期盼的太多,没有山头是不可能的。
留德士官系作为新建陆军中最大的山头也是谭延闿最初的想法,甚至将所有北洋陆军交给留德士
“这不是苏联的‘影子部队’么?!”谭延闿有些惊讶的想到。
在谭延闿心中未尝不想这么干,不过他却没有想到这种“影子指挥系统”,而是在大部队中筹建一个精英级的小建制部队挂靠,如果有需要可以将这个小建制部队拆散扩军成为新的部队。这种方案相对于杨超等六人提出的“影子指挥系统”自然要差了不少,而且更能够起到隐蔽扩军的目的——直隶三省人口众多,兵源也相当充足,而且向西的陕甘也都是比较不错的兵源地,除了土匪多点,刀客多些之外,没有什么强力的抵抗力量,而且谭钟麟当年在陕甘总督位子上有非常高的威望,不要说召汉人兵,回族兵也没有问题。
谭延闿前生的记忆中也曾听说过苏联部队中的一些奇闻,尤其是这种“影子部队”对于像他这样不能过于名目张胆的扩充军队数量的情况下,有着极大的好处,同时也可以控制陆军成本在和平时期不会太过沉重。
“你们陆军的方案我已经看过了,很不错!对于直隶三省内的旧式军队的改编,我可以放权给你们北洋陆军参谋部,然后从军中选取优秀教官对他们训练……当然以前你们也派出过教官对其训练,不过这次不一样,北洋陆军参谋部所派出的军事教官不仅对士兵训练有发言权,连带对旧式军队的人事权我也可以给你们,并且还可以让你们淘汰那些不合格的官兵……潘风逸的第三镇不是还在山西境内么?你们裁汰下来的空缺可以叫他在山西就地征兵……”
在陆军会议结束之后,谭延闿单独留下了杨超等六人——杨超、刘禹等人是留德士官系内的核心,谭延闿对他的军官团是有些隔膜,不过谁是核心他还是清楚的,不然他怎么去管理自己北洋军?他不是慈禧太后,对于军队内部产生的核心他并不放在心上,这个时代你不能期盼的太多,没有山头是不可能的。
留德士官系作为新建陆军中最大的山头也是谭延闿最初的想法,甚至将所有北洋陆军交给留德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