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营,如果真的要按照“市场价格”来收购其百分之四十的股份,非上亿两白银不可。
谭延闿奉行的是“完全掌控”政策,中国北方铁路公司并没有在市场上公开销售股票,所有持股人是来自广东、上海和天津的商团,伍氏家族和他这么亲密的关系也仅有百分之七的股权就可见一斑。事实上为了促成这笔交易,伍氏家族拿出了百分之二的股权,小股东合计拿出了百分之二,其余百分之三十六的股权都是从谭延闿的股权中分割出去的。按照谭延闿“绝对不能让合作者”吃亏的的规则,他分别给予了其他股东六百万两的补偿,可以说从头到尾谭延闿才是这次交易的吃亏者,不过按照当初他从组建“京汉铁路公司”发展到“中国北方铁路公司”的投资额来说,还是小赚三四百万两。
谭延闿做出这样的商业决策也并不是赔本,从此中国北方铁路公司将会有政府资本的背景,可以以更加强势的态度去在中国铁路市场上和外国资本相较量。在谭延闿一手大权独揽的情况下,外国资本自然是不可能进入中国铁路市场,而以后更加长远考虑的话,无论谁来当这个家,在铁路方面中国北方铁路公司都是一头狰狞的恶兽,牢牢的把持着自己在中国的地位。
政府入股铁路公司对除去谭延闿和伍氏家族之外的小股东来说也是很有冲击力的——晚清的腐败政治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只是谭延闿拉着他们一起发财,除去手中股票不说,每年的利润分红也让他们非常满意。如果中国北方铁路公司能够上市的话,他们手中的股票价值再翻上五六倍甚至是十几倍这都不是什么难事,至于伍氏家族他们在谭延闿身上的投资属于政治投资,也并非要求一定要赚钱,铁路公司是优质产业,伍氏家族在这上面也绝对不会有什么亏空。
重新组建的铁路公司董事会从股权上而言,只要谭延闿不反水,政府很难操纵铁路公司。而政府入股铁路公司的资金也将会成为今后中国发展铁路的固定资金——政府虽然是廉价收购了百分之四十的股份,但按照合同规定,在未来的二十年内政府对这笔投资的回报,也就是铁路公司每年的利润分红是不能随意挪用的,必须投入到新铁路的建设当中,并且不算入股份持有比例。
即便是二十年后也是按照比例提取分红,直到四十年后才可以任意支配铁路公司的分红利润,这也就保证了铁路公司不是政府的提款机,铁路公司也可以有了政府分红的资金用于投入铁路建设。至于未来四十年后,谭延闿不能保证铁路公司还会像现在这样赚钱,同时铁路公司总归是要面
谭延闿奉行的是“完全掌控”政策,中国北方铁路公司并没有在市场上公开销售股票,所有持股人是来自广东、上海和天津的商团,伍氏家族和他这么亲密的关系也仅有百分之七的股权就可见一斑。事实上为了促成这笔交易,伍氏家族拿出了百分之二的股权,小股东合计拿出了百分之二,其余百分之三十六的股权都是从谭延闿的股权中分割出去的。按照谭延闿“绝对不能让合作者”吃亏的的规则,他分别给予了其他股东六百万两的补偿,可以说从头到尾谭延闿才是这次交易的吃亏者,不过按照当初他从组建“京汉铁路公司”发展到“中国北方铁路公司”的投资额来说,还是小赚三四百万两。
谭延闿做出这样的商业决策也并不是赔本,从此中国北方铁路公司将会有政府资本的背景,可以以更加强势的态度去在中国铁路市场上和外国资本相较量。在谭延闿一手大权独揽的情况下,外国资本自然是不可能进入中国铁路市场,而以后更加长远考虑的话,无论谁来当这个家,在铁路方面中国北方铁路公司都是一头狰狞的恶兽,牢牢的把持着自己在中国的地位。
政府入股铁路公司对除去谭延闿和伍氏家族之外的小股东来说也是很有冲击力的——晚清的腐败政治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只是谭延闿拉着他们一起发财,除去手中股票不说,每年的利润分红也让他们非常满意。如果中国北方铁路公司能够上市的话,他们手中的股票价值再翻上五六倍甚至是十几倍这都不是什么难事,至于伍氏家族他们在谭延闿身上的投资属于政治投资,也并非要求一定要赚钱,铁路公司是优质产业,伍氏家族在这上面也绝对不会有什么亏空。
重新组建的铁路公司董事会从股权上而言,只要谭延闿不反水,政府很难操纵铁路公司。而政府入股铁路公司的资金也将会成为今后中国发展铁路的固定资金——政府虽然是廉价收购了百分之四十的股份,但按照合同规定,在未来的二十年内政府对这笔投资的回报,也就是铁路公司每年的利润分红是不能随意挪用的,必须投入到新铁路的建设当中,并且不算入股份持有比例。
即便是二十年后也是按照比例提取分红,直到四十年后才可以任意支配铁路公司的分红利润,这也就保证了铁路公司不是政府的提款机,铁路公司也可以有了政府分红的资金用于投入铁路建设。至于未来四十年后,谭延闿不能保证铁路公司还会像现在这样赚钱,同时铁路公司总归是要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