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百一十五章 推进

也不是“万能枪”,诸如后坐力大、双手持枪,一旦在战斗中手臂受伤操作困难等缺点,中国部队也就其优缺点进行衡量演习。

    大量的演习证明,霰弹枪在堑壕战中有着无与伦比的优势,这种优势在战斗中已经放大到超过了它的缺点。大批的中国士兵步伐越来越快,因为到现在他们还都没有遇到任何形式的抵抗,在空中的观察员们可以清楚的看到延绵的战线上,中国士兵犹如小黑点一样向俄军阵地涌去。原本预计中俄军的反击并没有出现,第一师的战斗工兵团所携带的不同口径的迫击炮和爆破筒根本没有任何用武之地,这两个精锐团沿着重炮为他们专门开辟出来的前进通路一直向前前进了近七百多米,霰弹枪冲锋团的枪声才在隆隆的炮声中稀落的响起。

    第一师和第四师在不到三十分钟的时间内便轻松的占领了俄军的第一道防线,在前线传来消息后,杨超果断投入了第十七师——这本来是第二波攻击的作战师,而与第十七师搭配的第二师则按兵不动。在第一道防线得手后,战斗工兵团和霰弹枪冲锋团则没有停留,继续向第二道战线前进,占据第一道防线的三个师立刻修整工事,而一半的迫击炮则跟在冲锋部队的后面为前方部队提供近距离的火力掩护——前方部队的霰弹枪响声也越来越密集了。

    毫无疑问,在经受狂风暴雨般炮弹的洗礼之后,俄军已经彻底被打傻了,与刘禹的判断差不多,俄军在前所未有的炮击过后,“无人地带”理论得到了很好的验证。不过在中国军队占领第一道防线之后,俄军开始陆续的恢复了反击能力,尤其是要塞炮台上的火炮在经历中国重炮部队的打击时就开始反击,只不过寡不敌众损失非常大而已,但是这些还能还击的要塞炮只要存在一刻,战壕里的俄军就像找到了主心骨一样,开始在炮击减弱的时候以最快的速度爬出掩体进入战壕反击。

    能够进入防守状态的俄军数量并不多,第二道防线同样也遭到了猛烈的炮击,不过相对于第一道防线,中国陆军的侦察兵渗透进来比较困难,越往里情况就越不明。虽然也有氢气球等高空侦查手段,但毕竟地面阵地可以伪装,而且气球也不敢过分接近俄军防线,最多是在安全区域上空用望远镜侦查罢了,所以炮击的时候只能根据侦查结果选定一些疑似目标作为重点打击对象,只有一种情况例外——战斗工兵团和霰弹枪冲锋团的前进路线不管有没有疑似目标,一概饱和打击。

    现在战斗工兵团和霰弹枪冲锋团混合在一起,犹如一把尖刀一样顺着预定路线直插海参崴要塞的核心区域,在抵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