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百二十二章 废物利用

息消化的并不充分,现在俄国内部的温度也就是七八十度,但他需要的是一个沸水翻腾的俄国,只有这样才可以将收获扩大的最大。

    俄国军事会议没有取得任何结果,不过议和已经是大势所趋,中国军队在完成对库页岛的占领后,在海军的帮助下通过海运直扑与库页岛北端相望的庙街,这里在俄国的地图上标注的名字为“尼古拉耶夫斯克”。俄国远东主力全部尽没于海参崴、海兰泡和伯利一线,在这里只有非常少的俄军,自然不能抵挡中国军队的优势兵力进攻,而谭延闿希望在十月冰冻期到来之前,用海军攻占最北的沿海城镇便是庙街——这里已经接近当年尼布楚条约的界限了。

    虽然庙街的地理位置和人口数量都微不足道,就连大多数中国人自己也都忘记了这里,但是谭延闿是不会忘记的,而通过宣传机器也对中国的国家概念进行一次更深入的教育——中国领土观念历来就很淡泊,只要不威胁到中原政权,基本上像庙街这样的地方都是无足轻重可以随时牺牲的,这种观念和中国王朝官员的“恋阙”情结有着很深的关系。

    现在中国所有的书店买的最火的便是地图,也是这一年中国人才真正正视自己国家版图到底是个什么样子,而这次战争所波及的领土有那些,至于快五十年前签订的《瑷珲条约》也被翻腾出来。当人们看到地图上那一抹大块的黑色地域时,才知道当年黑龙江将军奕山丢掉的六十多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居然是如此之大,这着实的令国人震惊了一把。

    热销的地图也带动了新一轮的舆论,矛头直指1858年中俄签订的《瑷珲条约》,对于目前中国来说,如果能够达成合约的话,最好莫过于废除这项不平等条约,而这也是谭延闿对于领土要求的底线——再往北走实在没有任何意义,其实到庙街一线已经堪称是“荒芜之地”了,这里的资源除了木材之外根本不是现在中国能够开发的了的。对于西伯利亚谭延闿显然有着巨大的野心,不过他也要面对现实——除非他先将西伯利亚铁路先弄通,否则对于西伯利亚他是毫无办法的,而铁路的贯通也标志着俄国人可能会将二百万陆军的压力直接转嫁到他的头上,这种压力则是谭延闿所不能承受的。

    到了九月中旬的时候,中俄之间基本上没有战事了,沙皇虽然命令向西伯利亚增兵,而中国陆军也赶到了库伦将蒙古王爷的千秋独立梦给击得粉碎,在蒙古西部还有王公的存在,但库伦升起中国国旗标志着他们全部都是“叛逆”,中国政府对蒙古拥有不容置疑的主权。

    当然开往蒙古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