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百二十四章 猛药

的反抗,这对于美国来说麻烦多于好处。中国的迅速崛起让菲律宾失去了对美国最大的好处,而菲律宾的市场显然和中国没法比,对于美国人唯一可以安慰的也就是菲律宾的资源还算不错。

    对于菲律宾,谭延闿比美国人更加看重这块地方,菲律宾对于美国来说只能算是一个“安慰奖”,但在谭延闿的眼中活脱脱是一个金元宝。不过谭延闿却没有虎口夺食的想法——现在的菲律宾支柱还是农业,无论是在中国人还是美国人的眼中,那是“蛮荒”的代名词。对于菲律宾谭延闿所采取的办法更多偏向于商业,通过正规的商业运作来对菲律宾丰富的矿产资源下手,当然对于美国人在自家的门口上建立了一个前哨站,他总是不那么痛快的,所以他摁住了中国资本开发菲律宾的设想,静待美国人被当地土著弄到不耐烦退却的时候。

    同为列强后起之秀,德国和美国同样没有广阔的殖民地和市场为其国内资本开路,中国市场也就成为美国和德国在世界资本地图上最后一顿大餐,尤其是以往在中国占据数十年先导的英国因为关税和毒品问题跟新建立的中国政府彻底一拍两散,中国政府对英国资本实行了强有力的干预——谭延闿名下的产业不是在和英国同行斗,便是利用政府权威关闭资本额超过十万元的工厂,这使得英国在华资本受到了重创,英国的空缺被美德两国抓住机会抢滩登陆。

    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在中国市场对英国资本的问题上,美德两国是有着共同利益的,但是它们之间又存在着激烈的竞争,甚至这种竞争随着中国工业化脚步的长足发展愈演愈烈,美德两国已经开始意识到在不远的将来,它们在中国市场的斗争将会变得更加残酷。面对德国的工业技术,美国人显然不够自信,而从数据上也看出了美国人的心虚。

    迈入了新的世纪,德国工业蓬勃发展,酸、碱等基本化学工业是世界第一,染料、医药、摄影用的化学产品驰名全球,尤其是德国的染料工业占据了百分之八十的世界市场份额。由于中国的新兴崛起,中德两国贸易一直就开展的非常火热,销往中国的染料占据德国染料总出口额的百分之四十五,而更加可怕的是这一数字已经保持了三年,而且每年还在至少增长百分之一到百分之二,可以说中国是德国染料的第一大出口国;因为中国的造舰计划和新兴的电气工业,中国每年需要进口德国电气产品出口的百分之三十五。虽说中国的造舰行动已经从去年开始进入低潮,但是国内发电行业的兴起已经逐步代替了造舰工业,填补了这个空缺,可以预计未来进口的会更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