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百二十四章 猛药

置于中国的保护之下成为中国的附属国……”

    罗斯福是希望英国和法国能够推动影响俄国,从而及早的达成中俄和平条约,至于这款条约对谁更不利,这并不是美国的事情。美国只希望能够尽早的结束战争,战争每推动一天,中国就会为战争持续的胜利而举国欢腾,加上中国的军事力量不断膨胀,中国民族情绪的觉醒势必会高涨到美国心存忌惮的地步——根据美国在中国众多侨民的反应,中国人在面对外国人的时候总是有一种畏惧和自卑的心理,这是发自内心的,混合着敬畏和憎恨的情绪,不过随着中国对俄战争的节节胜利,中国民族情绪高涨,中国人在面对外国人的时候,这种深入骨髓的自卑情绪正在消退。

    虽然中国目前的开放程度距离美国一向主张的“门户开放”还距离甚远,但是这已经是除去英法等老牌殖民国家之外,中国是对美国资本开放程度相对最高,也是最为广泛的市场。中国对美国的重要性已经开始影响到美国的政治家们对中国的关注,中国民众的心理变化自然会影响到一些目光敏锐的美国政治家的注意,这其中就有罗斯福。

    罗斯福认为越早解决中俄战争问题对美国就越有利,因为他也注意到从俄国传来的不仅仅是战争失败的坏消息,俄国国内已经出现的一些反战情绪和陆续出现的小规模罢工。可以想象如果中国人继续抓住俄国在远东控制力度不强的软肋穷追猛打的话,俄国人在远东的失败所造成的窟窿越来越大,而国内政府和沙皇的威信必然下跌从而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以前隐藏在水底的泥沙会趁势被搅起,原先浮在水面上的问题将会更加不可收拾,那么俄国将会经历一场灾难,反过来会促进中国人在战场上和谈判桌上收获更大的果实——“眼前这一切若是继续放任下去,这对于美国而言将会是一场灾难,对于欧洲也是同样如此!”这是罗斯福对目前局势的一些看法,尽管有些人并不认同他的观点。

    相比之下俄国和法国之间的关系要更为紧密一些,美国次之,而英国刚刚从法国的对立面变成转化为盟友,因为沙皇俄国的海军政策曾经挑战过英国,在巴格达铁路问题上也多有冲突,所以英国和俄国之间的关系多少带着一丝火药味。

    受俄国外交大臣拉姆斯多夫的命令,俄国驻法国大使涅里多夫将俄国准备和中国停战达成合约的消息转达给法国外交部长德尔卡塞,并且就达成条约的俄国底线也做了通报。俄国虽然在战场上节节失利,一次比一次更大的军事失败并不能打痛俄国对远东的野心,拉姆斯多夫提出俄国不会割让任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