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百二十六章 资本

    这个时代还处于区域经济时代,而世界则根据老牌列强国家的圈地划分成数个相互独立的体系,在体系内部可以实现经济自由化,相对而言外部资本想要渗透进不同的经济体,显然要付出很大的代价,这需要冒经济风险和政治风险,甚至还会要担上军事风险。美国和德国这样的后起列强也不得不屈服于这种区域经济体系,美国人一直高喊着“门户开放”政策的由来便是它不具备英国这样自成一体的经济体系,没有足够的市场和原材料产地,贸易就成为一个制约美国和德国这样后起列强国家的卡子。

    同样在谭延闿看来,只要中国愿意,就算有英国人的大力帮助,日本也无法发展起能够挑战中国的军事能力——军事能力要和经济能力相匹配,大舰巨炮固然激动人心,但是这些需要一个强大的经济力量来支撑。日本显然没有这个能力,自身资源的匮乏和市场的狭小根本无法发展经济,要放在关税壁垒还并不十分凸出的后世,那日本还可以通过外向型经济来壮大自己,但即便如此它还需要一个工业品倾销地,英国人不可能满足日本的条件,只有中国才具备原料的出口和消化工业品的实力,日本想要强大就必须要抓住中国的市场。

    以谭延闿的财力支撑现在这个规模的海军已经感到非常吃力,每年的战舰维修和升级费用就相当可观了,要是再加上建造新舰和研发相关技术,打造一支现代化的海军毫不夸张的说真的是用白银硬生生的堆起来的。这还是中国拥有汉阳钢铁厂、上海机器局、天津机器局和隆盛机器厂提供了最主要的核心部件,借助低廉的人力成本才将战舰的建造费用勉强的压在一个可以接受的范围内,以后战舰越造越大,越来越先进,那更是一个无底洞。

    英国可以扶植日本,为日本提供更加优惠的贷款以购买新舰,但是问题在于日本有没有能力来偿还英国的贷款?现在日本和中国之间的贸易仅占总贸易额的百分二三,一些底端的纺织品出口到中国来弥补市场的缺口,但是高端工业品是一件也没有,日本自己又种不了棉花,在中国收回琉球之后连粮食自足都成问题,它拿什么来发展工业?国土面积、自有资源和人口数量注定日本不可能像历史上的苏联一样,通过工业和农业的剪刀差来优先发展重工业,日本就是想这么做,也没有这个能力。

    在谭延闿看来,英国人在远东这张赌桌上,注定会因为扶植日本来对抗中国付出代价,一个没有工业基础的岛国就算给它一支舰队也会成为负担,仅是供养这支舰队的日常开销就足以让日本的经济崩溃。问题在于日本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