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说贝特曼在政治上正处于矛盾当中——德国在提尔皮茨和皮洛夫的带领下得到了威廉二世的支持一直都是执行扩张政策,尽管这一政策反应到殖民地面积上并没有什么变化,但是德国上下扩军备战的气氛非常浓重,贝特曼这样的“老实人”是无法让“德国火车”停下来或是转向的。
贝特曼不像他的前任有着丰富的外交经验,但这并不影响到他的政治眼光——而德国还没有从波斯尼亚事件的泥潭中脱身,正确的方法是和英国达成和解,而不是继续在英国佬那脆弱的神经上再敲上一记重权,毕竟从1904年开始,英国已经同俄国和法国达成和解,形成了一个初步稳固的联盟,德国外交虽有进展但依然不能这么冒失的行动。
贝特曼是有想法,但是他却无法撼动德皇威廉二世的意志——中德联合行动是中国总统与德皇之间直接对话的产物,而且中国也许诺了足够的好处,德皇将会在这次行动中象征性的出动几艘战舰便可以得到远东一个真正的立足之地,这是十几年来德皇一直未曾达成的心愿。德皇的意志是不可动摇的,而贝特曼作为信任首相也不得不为自己的政治前途多些考虑,他不想成为皮洛夫第二,更需要在国会中站稳脚跟。
当然现在贝特曼发现英国人居然再次做出让步,这实在是出乎他的意料之外。贝特曼自然不会放弃这个机会,立刻劝说德皇威廉二世抓住这个机会与英国达成缓和的外交关系,极力赞同中国政府和英国当局就远东问题达成和解。
德皇威廉二世的固执也是出了名的,他再次召见中国总理沈静进行会谈,希望中国能够坚持对日本的强硬——十年以来德皇始终不能忘记远东,不能忘记胶州湾,他渴望在远东建立一个真正的立足之地来保证德国在远东有足够的发言权。尽管随着中国国内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软弱腐朽的满清政权已经被倒进历史的垃圾箱,中国的强势崛起已经让远东变成了中国的天下,远东的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使得任何一个十年前拟定的计划都可以作废,但是德皇威廉二世依旧坚持自己的看法以证明当年他推倒俾斯麦是正确无疑的决定。
“……如果英国可以做出让我们都能够满意的答复,我个人以为对日行动是值得的,同时也是成功的……就日本如何答复最后通牒,这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并不影响世界格局走向的前提下,以最小的代价来获得更多的利益,我们虽然不惧怕战争,但也决不欢迎战争……为了能够和平的达到我们的目的,同时也是兼顾伟大的德国盟友的利益,若英国强硬支持日本拒不答复
贝特曼不像他的前任有着丰富的外交经验,但这并不影响到他的政治眼光——而德国还没有从波斯尼亚事件的泥潭中脱身,正确的方法是和英国达成和解,而不是继续在英国佬那脆弱的神经上再敲上一记重权,毕竟从1904年开始,英国已经同俄国和法国达成和解,形成了一个初步稳固的联盟,德国外交虽有进展但依然不能这么冒失的行动。
贝特曼是有想法,但是他却无法撼动德皇威廉二世的意志——中德联合行动是中国总统与德皇之间直接对话的产物,而且中国也许诺了足够的好处,德皇将会在这次行动中象征性的出动几艘战舰便可以得到远东一个真正的立足之地,这是十几年来德皇一直未曾达成的心愿。德皇的意志是不可动摇的,而贝特曼作为信任首相也不得不为自己的政治前途多些考虑,他不想成为皮洛夫第二,更需要在国会中站稳脚跟。
当然现在贝特曼发现英国人居然再次做出让步,这实在是出乎他的意料之外。贝特曼自然不会放弃这个机会,立刻劝说德皇威廉二世抓住这个机会与英国达成缓和的外交关系,极力赞同中国政府和英国当局就远东问题达成和解。
德皇威廉二世的固执也是出了名的,他再次召见中国总理沈静进行会谈,希望中国能够坚持对日本的强硬——十年以来德皇始终不能忘记远东,不能忘记胶州湾,他渴望在远东建立一个真正的立足之地来保证德国在远东有足够的发言权。尽管随着中国国内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软弱腐朽的满清政权已经被倒进历史的垃圾箱,中国的强势崛起已经让远东变成了中国的天下,远东的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使得任何一个十年前拟定的计划都可以作废,但是德皇威廉二世依旧坚持自己的看法以证明当年他推倒俾斯麦是正确无疑的决定。
“……如果英国可以做出让我们都能够满意的答复,我个人以为对日行动是值得的,同时也是成功的……就日本如何答复最后通牒,这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并不影响世界格局走向的前提下,以最小的代价来获得更多的利益,我们虽然不惧怕战争,但也决不欢迎战争……为了能够和平的达到我们的目的,同时也是兼顾伟大的德国盟友的利益,若英国强硬支持日本拒不答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