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百六十五章 一变再变

得更加紧密。

    在击溃了殖民军对南洋子弟兵的攻击之后,南洋华人就此向南洋子弟兵的兵营驻地集中,而殖民当局对此依旧采取不作为的行动。有了南洋子弟兵的示范作用,南洋华人的中青年阶层前往兵营的人数最多,他们当中有很多都是华人地方势力打手的身份,前往兵营除了押送各种补给之外,也是受了南洋华人上层势力的指示直接加入南洋子弟兵——南洋华人高层的使者在面见邓世昌的时候,同样提出向中国政府购买包括军火在内的各种军需品。

    随着第四十八师登陆婆罗洲后,广州和台湾的货轮基本上全部被动员起来,隶属东南军区的第五十六师、第六十二师立刻整装待发,纷纷朝距离自己驻地最近的港口出发,抛下重型火炮等重装备直接登船前往婆罗洲,而从上海、天津出发的货轮上装满了刚从仓库中启用的各种陆军装备——南洋华人一次性向中国政府采购了包括七十五毫米火炮、九三式步枪等在内价值二百七十万英镑的陆军装备。

    事实上在1906年中俄战争彻底结束之后,中国陆军就开始根据战争中显现出来的各种问题,对陆军装备提出了更新换代的要求。像国内自行研发的八十八毫米火炮就是用来替代七十五毫米速射炮的,由于担心技术上的进步导致更新式的武器出现而造成装备上的浪费,陆军也是没有一窝蜂的全部换装,国防部对天津的雷龙枪炮厂下达的八十八毫米火炮也是分批次采购——国防部期待的是更加适合野战火力需要的一百零五毫米重炮,只有这样口径的重炮才能够敲开目前各国陆军操典上所要求的各种野战工事。

    中国陆军的换装规模并不是很明显,但是近百万陆军的装备哪怕是只换装百分之三十也足够满足任何一个中等国家陆军的采购了——南洋子弟兵目前只有两千余人,就算再能耐也不可能消化掉这些装备。不过南洋华人对于建立自己的武装心情远远超过了谭延闿和国防部的预料之外,陆军装备的单价远远比不上海军大型战舰的价格,但南洋华人居然掏出足以购买目前世界上最好的战列舰的资金来专门购买陆军装备,可想而知他们对于建立属于自己的武装的心情是多么迫切了。

    以前南洋华人不是没有想过建立起自己的武装,只是他们想要获得军火是极其困难的,哪怕是少量的军火也必须忍受军火商的盘剥外加各种商业条件。即便如此这些可以忽略不计的军火还散布在南洋诸多岛屿的华人手中,根本形不成规模实力,再加上没有得到正规的军事训练,这些军火就相当于柴火棍了,多做为南洋华人当中富人的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