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十章 混乱

让人觉着心里一凉了。大英帝国公使只是表示很遗憾的看到了这次事件,认为双方最好还是协商解决这个问题。但是大英帝国认为在朝鲜还保持如此落后的宗藩体系,也是一个问题。大清在朝鲜占有的利益太大,是不利于东亚和平的,在朝鲜,还是需要引进更多国家的利益才能保持东亚局面的平衡…………其他的,等公使大人接到了国内的训令再说话儿。

    法兰西还记着中法战事的仇呢,这次很有点幸灾乐祸的模样。再说了,他们的利益在大清的西南面,这个东北位置的纠纷,他们也懒得管,只是说了一点不疼不痒的话。

    美国公使倒是说了一些认为日本桀骜过份的话,并且认为日本举动是破坏太平洋和平局面的不理智行为,希望马上召开包括美国在内的各国调解的会谈,并且希望在朝鲜和东北亚门户开放,各国机会均等…………美国估计还记着日本和他们在夏威夷结的梁子呢。再说了,现在的美国,也实在没有太大的影响力。

    这么一通各国搅和下来,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的那些大臣们都是面面相觑。任何一个国家没有说出任何有分量的话,有实力调解的国家在冷眼旁观,没实力调解的国家在那里添乱。换句话说,现在没有任何国际势力愿意或者有能力约束日本的行动,而大清只有独力面对!打输了不用说,就算打赢了,估计朝鲜的地位也不能保住!

    难道真的只有教训了小日本,才能度过这一关?

    朝鲜直隶和东北,唯一可恃的常备水陆师就是北洋,而北洋,又能不能击败日本?

    至少现在的大清帝党后党人物,都还没有想起孤处朝鲜以北的徐一凡。哪怕是当初最想拉拢徐一凡的帝党,也不认为他们有改变局势的力量。单纯算算数字就知道了,徐一凡一镇兵八千人(徐一凡扩第二镇的事情没有和朝廷报备),而李鸿章在朝鲜有精锐陆师两万五千以上,在直隶,东北,山东,绥远等地还有一万七八千常备陆师,储备的武器弹药再装备几万新募军也足够。更不用说李鸿章还有北洋水师!

    风潮激烈涌动,但是除了一片激愤,大清中枢北京城在一片扰攘当中,谁也不知道局势将究竟向何处发展。

    “中堂!咱们还是赶紧拜会各国公使,要求联合调停!”

    “小日本欺人太甚,中堂,还是打吧!”

    “丁禹廷丧船辱威,中堂,必须申饬!”

    “朝鲜陆师现在已经孤悬,中堂,咱们必须拿出办法来!”

    “现在上边儿那边逼得太紧,中堂,咱们也得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